揭秘大气污染中国大学mooc网课答案-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新闻传播问答 5052
第1章 绪论
1.1大气中有什么?随堂测验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不属于痕量组分。
1.2 我们面临的挑战随堂测验
1、下列那种特征不属于“洛杉矶型”烟雾( )
a、高臭氧
b、强阳光辐射
c、高so2浓度
d、高气溶胶浓度
1.3 大气污染的源汇和气象条件的影响随堂测验
1、大气污染物的汇机制有:干沉降、湿沉降、化学反应去除以及向外部传输
单元测验
1、下列哪种大气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h2o
b、o3
c、pm2.5
d、so2
2、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低到高可分为:
a、对流层、中层、平流层、热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
c、中层、平流层、热层、对流层
d、平流层、对流层、中层、热层
3、下列哪种物质中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最短
a、ch4
b、o3
c、co2
d、oh
4、下列哪种物质中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最长
a、cfcl3
b、o3
c、ch4
d、co2
5、下列那种特征不属于“伦敦型”烟雾
a、高气溶胶浓度
b、强阳光辐射
c、so2浓度
d、高so42-浓度
6、大气污染物来源按与人类活动关系可分为天然源、人为源
7、大气污染物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第2章 臭氧的故事
2.1 什么是臭氧?随堂测验
1、大气臭氧浓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5-8km高度。
2.2 平流层臭氧是如何形成的?随堂测验
1、chapman机制是描述对流层臭氧形成过程的一种理论
2.3 “臭氧洞”为何发生在南极?随堂测验
1、南极“臭氧洞”发生与气象条件无关
2、南极“臭氧洞”一般发生在春季
2.4 城市中为何会发生光化学烟雾?随堂测验
1、光化学烟雾具有强氧化性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无关
2.5 如何衡量臭氧的收支?随堂测验
1、对流层臭氧污染是一种区域污染问题。
单元测验
1、关于平流层臭氧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度峰值在20-25km
b、吸收紫外线,增温平流层
c、约占大气臭氧总量的90%左右
d、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平流层臭氧损耗与下列哪种物质关系不大()
a、hox
b、ch4
c、nox
d、cfcs
3、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仅出现在南极地区,北极不会出现臭氧洞
b、平流层臭氧极度损耗的现象
c、南极臭氧洞的形成与南极独特的气候特征有关
d、与人类排放的氟利昂有较大关系
4、关于对流层臭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保护地球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
b、近地面大气中没有臭氧
c、由vocs、nox等在太阳辐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二次污染物
d、对流层臭氧的形成过程与自由基没有关系
5、以下哪种物质是对流层重要的自由基()
a、oh
b、nh3
c、so2
d、o3
6、臭氧柱浓度的单位为du 或dobson unit
7、chapman理论是用于揭示平流层臭氧生成的
8、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包括o3(臭氧), pan(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9、nox和vocs浓度与对流层o3浓度间存在线性关系
单元作业
1、请简要说明平流层、自由对流层、和近地面臭氧的环境效应
第3章 看清雾与霾
3.1 分辨雾与霾随堂测验
1、雾多为液滴,粒径较大,霾粒多为固体,粒径较小
3.2 雾与霾的危害随堂测验
1、可入肺颗粒,也称细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即pm2.5。
3.3 霾的污染程度随堂测验
1、空气质量指数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简称api.
3.4 雾与霾的形成随堂测验
1、雾霾之间会发生转化
单元测验
1、关于雾霾的区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呈灰色,霾呈乳白色
b、雾的相对湿度高,霾的相对湿度低
c、雾多为液滴,粒径较大,霾粒多为固体,粒径较小
d、雾层较薄,霾层较厚
2、以下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不包括
a、可吸入颗粒物
b、co2
c、so2
d、o3
3、以下关于雾与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相对湿度增加,霾长大成雾,反之,环境相对湿度降低,雾滴蒸发,又变成霾
b、当有雾形成时,雾滴可以吸附霾粒,清除空气中的霾
c、霾粒的存在,会和雾滴争食水汽,使得雾滴变小,数量变多
d、当大气中霾粒子特别多的时候,对雾的生消影响不大
4、雾、霾天气对发生在夏季节
5、霾预警分三个等级: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6、自然界释放的颗粒物浓度低于人为释放的颗粒物浓度
7、云凝结核仅是凝结核中的一部分,凝结核是大气颗粒物中的一部分
单元作业
1、请简要描述雾与霾形成的宏微观条件以及雾与霾的联系
第4章 酸雨
4.1 什么是酸雨?随堂测验
1、酸雨ph值的由来仅考虑了大气中co2对降水的贡献。
2、降水ph值可以代表降水受污染的程度。
3、我国降水酸化越来越严重。
4、重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 的降水。
4.2 南方降水与北方降水是否一样?随堂测验
1、我国南方地区酸雨发生的频率比北方地区高。
2、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电导率普遍高于南方地区。
3、降水ph值高,表明降水没有受到污染。
4、降水的ph值一样,说明降水化学组分也一样。
4.3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随堂测验
1、造成酸雨形成的主要前体气体是
a、co和co2
b、so2和no2
c、ch4和co
d、so2和dms
2、降水酸化仅包括降水下落过程中对酸性物质的冲刷。
3、颗粒物参与云的形成,是降水酸化的途径之一。
4.4 酸雨的危害随堂测验
1、酸雨与酸沉降是一个概念。
2、氮沉降超过临界负荷会导致富营养化问题。
3、酸雨对森林、水体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单元测验
1、下列有关酸雨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
b、no2和so2的过度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使用新能源不会对酸雨防治产生效果
d、酸雨对生态系统没有危害
2、我国酸雨的主要类型是
a、硝酸型
b、碳酸型
c、盐酸型
d、硫酸型
3、为了减少酸雨发生,做法正确的是
a、砍伐树木
b、大量烧煤炭
c、多排放汽车尾气
d、煤炭脱硫
4、下列有关减轻或者防治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a、对燃煤进行脱硫
b、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c、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d、公共出行
5、可以用氢离子的浓度来表示降水受污染的程度。
6、硫酸及硝酸等对降水ph值有决定作用的强酸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
7、大气降水的导电能力能反应大气降水的洁净程度,导电能力越强,降水越干净。
8、临界负荷代表了系统得到保护或遭到破坏的临界状态。
9、从收集的城市雨水样品来看,我国南方城市地区的降水ph值比北方低。
10、沙尘能有效缓解酸雨发生。
单元作业
1、我国南北方降水有什么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第5章 气溶胶——我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
5.1 如何认识气溶胶?随堂测验
1、气溶胶粒子中的硫酸盐主要来自二氧化硫的氧化,那么硫酸气溶胶粒子属于一次来源。
5.2 如何描述气溶胶?随堂测验
1、pm2.5指粒径大于2.5微米的气溶胶粒子。
5.3 气溶胶粒子会长大么?随堂测验
1、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化学反应可能会导致( )
a、气溶胶粒子表面性质发生变化
b、气溶胶粒子化学组成发生变化
c、反应气体的浓度降低
d、有新的气态分子生成
5.4 气溶胶是怎样影响能见度的?随堂测验
1、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无关。
单元测验
1、细粒子指( )。
a、爱根核膜 粗粒子膜
b、积聚膜 粗粒子膜
c、粒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
d、爱根核膜 积聚膜
2、相对湿度增加时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将( )。
a、变大
b、不变
c、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d、变小
3、下列气溶胶粒子的来源中属于人为源的是( )。
a、燃放鞭炮
b、火山爆发
c、海浪飞沫
d、沙尘
4、对黒碳气溶胶粒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吸收没有散射
b、对可见光有较强的吸收
c、会改变大气边界层结构
d、会导致大气温度增加
5、在大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 )。
a、积聚膜
b、爱根核膜
c、粗粒子膜
d、以上都一样
6、导致霾发生的因素有( )
a、气溶胶粒子浓度的增加
b、相对湿度的增加
c、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
d、气温的增加
7、复折射指数是由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决定的。
8、效率因子随尺度参数变大而变大。
9、动力学粒径与光学粒径总是相等的。
单元作业
1、whitby把气溶胶粒子分成了哪几个模态,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第6章 小粒子,大能量-大气新粒子形成
6.1 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定义及其意义随堂测验
1、以下哪项不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a、固体表面的机械过程
b、海洋气泡破裂
c、新粒子生成
d、水分蒸发
2、新粒子生成事件是近几年才新出现的研究内容。
6.2 新粒子生成事件常用参数及形成机制随堂测验
1、新粒子生成速率是指新生成颗粒生成的速度。
单元测试
1、以下哪项不属于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常用参数?
a、增长速率
b、生成速率
c、可凝结蒸汽浓度
d、数浓度
2、以下哪一项不是按照成核方式进行分类的成核机制?
a、热力学成核
b、动力学成核
c、二元成核
d、活化成核
3、以下哪一项不是按照参与成核物种进行分类的成核机制?
a、离子诱导成核
b、有机物参与成核
c、活化成核
d、三元成核
4、以下哪项不属于新粒子生成的重要性?
a、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b、对全球气候效应有影响
c、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d、对气粒转换有影响
5、新粒子是指大气中过饱和蒸汽成核成分子簇,并通过碰并或凝结增长到可观测的颗粒物。
6、新粒子是指大气中能够观测到最小的气溶胶颗粒物。
7、新粒子生成的研究是伴随整个气溶胶科学一起产生的。
8、三元成核机制比二元成核机制更符合实际条件。
9、碘参与成核机制多发生在高山地区。
单元作业
1、新粒子的形成机制的分类有哪几种?并简要论述其主要特征。
第7章 大气环境观测技术及其应用介绍
7.1 大气气溶胶观测技术及应用随堂测验
1、气溶胶化学组分包括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
2、测量30nm气溶胶数浓度可使用空气动力学法。
7.2 污染气体观测技术及大气成分观测超级站随堂测验
1、ems污染气体观测系统不可以观测以下哪种气体?
a、no2
b、so2
c、o3
d、vocs
2、大气成分观测超级站的选址具有随机性。
单元测试
1、以下哪项不属于气溶胶质量浓度测量方法?
a、震荡天平法
b、贝塔射线吸收法
c、电迁移率法
d、手工称量法
2、以下哪项不属于气溶胶化学组分?
a、无机水溶性离子
b、重金属
c、ocec
d、数浓度
3、差分吸收光谱仪不能测量以下哪种成分?
a、so2
b、no2
c、h2o
d、气溶胶
4、差分吸收光谱仪分为主动光源和被动光源两类。
5、大气成分观测超级站可以谁有钱谁就随便建设。
6、测量黑碳的仪器多是基于比尔定律工作的。
章节作业
1、结合本章内容,请自行设计一个大气成分观测超级站。包括观测目的,观测内容,观测仪器等。
第8章 气象条件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
8.1 风对污染扩散有什么影响?随堂测验
1、湍流扩散作用比分子扩散小的多。
2、风和湍流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起到重要作用。
8.2 为什么烟囱排出的烟气形态各异?随堂测验
1、气温的垂直分布是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表征大气层结的稳定度。
2、大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9-11层楼房的高度。
3、逆温是研究大气污染扩散条件的一个重要因子。
8.3 天气和地形怎样影响污染扩散?随堂测验
1、一般而言低压控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高压控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8.4 污染物和边界层怎样相互影响?随堂测验
1、黑碳气溶胶阻碍了边界层上下物质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验
1、一般出现在清晨,发生的温度层结条件是上部稳定下部不稳定,可造成地面严重污染状况的烟流形态是()。
a、扇形
b、锥型
c、波浪型
d、熏烟型
2、()不是易于造成大气污染物累积的条件。
a、逆温
b、低压
c、均压场
d、小风
3、多出现在中午前后,夏季可持续较长时间,烟流的扩散类型是()。
a、扇形
b、锥型
c、波浪型
d、熏烟型
4、局地风会影响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请选出白天发生的局地风环流()。
a、陆风
b、海风
c、谷风
d、山风
5、黑碳在气溶胶-边界层反馈中的关键作用是()。
a、对地表周围的冷却效应
b、对地表周围的加热效应
c、对边界层上部的冷却作用
d、对边界层上部的加热作用
6、边界层的发展有明显的日变化,边界层的厚度变化范围从几十米到几公里。
7、气象上风向是指风吹去的方向。
8、湍流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作用可忽略不计。
9、边界层中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可引起边界层高度的降低,进而导致气溶胶浓度升高。
10、城市热岛效应会将城市里的污染物输送到乡村地区。
11、稳定大气边界层的厚度和湍涡尺度都大于不稳定边界层。
第9章 大气扩散模型
9.1 如何描述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随堂测验
1、欧拉方法可以追随污染粒子的移动轨迹来描述污染物的输送扩散。
9.2 什么是高斯扩散模型?随堂测验
1、在平稳均匀的湍流场下污染粒子的迁移概率密度可以用三维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表示。
9.3 如何确定大气扩散参数?随堂测验
1、p-g-t方法根据( )来判断大气层结稳定度。
a、太阳高度角
b、低云量
c、温度垂直梯度
d、地面风速
9.4 如何估算大气污染物浓度?随堂测验
1、相同的气象条件下,有效源高越高,地面轴线浓度越大。
单元测验
1、对下图中不同大气稳定度情况下高架源地面轴线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 不稳定 2:中性 3:稳定
b、1:稳定 2:中性 3:不稳定
c、1:中性 2:稳定 3:不稳定
d、1:不稳定 2:稳定 3:中性
2、对下图中不同大气有效源高情况下高架源地面轴线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
c、h2 d、h3
3、下列关于高斯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高斯分布也叫正态分布
b、越靠近对称中心概率密度越小
c、μ决定高斯分布的对称中心
d、σ决定高斯分布的形态
4、太阳高度角为70°,低云量等于5,地面风速为4 m/s时,大气稳定度级别为( )
a、弱稳定
b、极不稳定
c、中性
d、弱不稳定
5、利用高斯扩散模型计算高架连续点源下风处给定位置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需要知道哪些参数( )?
a、风速
b、源强
c、有效源高
d、大气扩散参数
6、大气越不稳定,扩散参数越小。
7、离源距离越远,扩散参数越大。
8、相同气象条件下,地面源造成的地面浓度小于高架源。
期末考试
《揭秘大气污染》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我国酸雨中no3-/so42-逐年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关于高斯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斯分布也叫正态分布
b、越靠近对称中心概率密度越小
c、μ控制高斯分布的对称中心
d、σ控制高斯分布的形态
3、以下哪项不是易于造成大气污染物累积的条件。
a、逆温
b、低压
c、均压场
d、小风
4、下列气溶胶中对可见光吸收最强的是
a、有机碳
b、黑碳
c、硫酸氨
d、硝酸钠
5、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低到高可分为
a、对流层、中层、平流层、热层
b、中层、平流层、热层、对流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
d、平流层、对流层、中层、热层
6、关于臭氧洞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流层臭氧极度损耗的现象
b、与人类排放的氟利昂有较大关系
c、南极臭氧洞的形成与南极独特的气候特征有关
d、仅出现在南极地区,北极不会出现臭氧洞
7、为了控制我国酸雨的危害,首先必须控制燃煤过程中的()排放。
a、co2
b、nh3
c、so2
d、co
8、下列属于一次来源的气溶胶是
a、海盐
b、硫酸气溶胶
c、硝酸气溶胶
d、以上都不对
9、燃烧产生的气溶胶粒子通常属于
a、细粒子
b、粗粒子
c、大粒子
d、燃烧不会产生气溶胶
10、大气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不包括
a、地球表面的机械过程
b、海洋气泡破裂
c、降水过程
d、气粒转换过程
11、多出现清晨,对地面影响严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需重点考虑的扩散类型是
a、扇形
b、锥型
c、波浪型
d、熏烟型
12、pm2.5指粒径小于( )的气溶胶粒子。
a、2.5纳米
b、2.5微米
c、2.5毫米
d、2.5厘米
13、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洛杉矶型”烟雾
a、高臭氧
b、高so2浓度
c、强太阳辐射
d、高气溶胶浓度
14、扩散曲线法根据常规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扩散级别,以下( )不属于此法中使用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a、风速
b、降水
c、云
d、太阳辐射
15、关于对流层臭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保护地球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
b、近地面大气中没有臭氧
c、由vocs、nox等在太阳辐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二次污染物
d、对流层臭氧的形成过程与自由基没有关系
16、对流层臭氧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17、大气污染物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18、ph值小于7就是酸雨。
19、大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9-11层楼房的高度。
20、我国南方地区酸雨发生的频率比北方地区高。
21、动力学等效粒径和光学等效粒径在数值上相同。
22、气象上风向是指风吹去的方向。
23、从全球尺度上看人为源是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24、雾霾之间会发生转化。
25、大部分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层。
26、拉格朗日方法是根据固定坐标系描述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
27、爱根核膜态的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小,所以在大气中停留时间最长。
28、城市热岛效应会将城市里的污染物输送到乡村地区。
29、霾预警分三个等级: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30、相同气象条件下,地面源造成的地面浓度大于高架源。
《揭秘大气污染》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为什么说大气的污染过程是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耦合的结果,请举例说明。
2、结合你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专业特色,讨论你可以为减少大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做出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