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中国大学答案 0934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测试

1、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 )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华生
    d、班杜拉

2、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 ),是对现代心理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流派之一。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奥地利

3、马斯洛提出了( )理论。
    a、防御机制
    b、需要层次
    c、潜意识
    d、认知行为

4、心理不健康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 )。
    a、人格障碍
    b、精神障碍
    c、神经症
    d、疑似性神经症

5、适应是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它来源于( )的一个名词。
    a、生物学
    b、心理学
    c、化学
    d、物理学

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观念是人只有在( )等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社会适应良好

7、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意识包括( )三个层次。
    a、意识
    b、意识流
    c、前意识
    d、潜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 )三部分组成。
    a、自我
    b、超我
    c、本我
    d、无我

9、( )属于积极的防御机制。
    a、投射
    b、否认
    c、升华
    d、幽默

10、下面哪些需要属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安全
    b、尊重
    c、生理
    d、自我实现

11、行为主义主义强调行为对心理的作用。

12、认知流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13、压抑是消极的防御机制。

14、斯金纳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15、心理咨询只对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开展工作。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测试

1、( )是指个体心目中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a、理想自我
    b、投射自我
    c、现实自我
    d、心理自我

2、( )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
    a、米德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詹姆斯

3、( )认为,自我形成于孩提时代所具有的扮演某种角色的能力。
    a、米德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詹姆斯

4、自( )开始产生的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开端。
    a、8个月
    b、18个月
    c、3岁
    d、d 6岁

5、( )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a、社会环境
    b、家庭
    c、学校
    d、成败经验

6、自我意识包含的心理成分有( )
    a、自我认知
    b、自我情感
    c、自我调节
    d、自我约束

7、从内容上,自我意识可以划分为( )
    a、身体自我
    b、社会自我
    c、现实自我
    d、心理自我

8、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包括( )
    a、本我
    b、客我
    c、超我
    d、自我

9、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有( )这几个阶段。
    a、身体自我占主导
    b、社会自我占主导
    c、心理自我占主导
    d、理想自我占主导

10、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有( )。
    a、丰富性
    b、波动性
    c、两极性
    d、复杂性

11、从自我的内容上划分:有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投射自我。

12、米德认为,客我是想象中的有组织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13、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真正的现实中的自我。

14、人的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15、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完善时期,并以心理自我为主导。

第三章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测试

1、“人格是一个浩瀚而神秘的系统,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宇宙一样,人生最伟大的探险就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句话是哪位心理学家对人格的表述? ( )
    a、弗洛伊德
    b、弗洛姆
    c、马斯洛
    d、荣格

2、个体心理活动中所表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是指:( )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心理状态
    c、个性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倾向性

3、一个人具有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热情直率、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4、“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属,只关心自己,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种表现属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中的哪类问题?
    a、过度虚荣
    b、自我中心
    c、偏狭
    d、过度自卑

5、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中,以女性表现为主的是
    a、自恋型人格
    b、边缘型人格
    c、强迫型人格
    d、表演型人格

6、一般来说,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
    a、整体性
    b、稳定性与可变性
    c、独特性与共同性
    d、生物性与社会性

7、下列属于黏液质气质特征的是( )
    a、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
    b、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
    c、做事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
    d、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

8、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性格分为:( )
    a、独立型
    b、内倾型
    c、顺从型
    d、外倾型

9、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具有三个子系统,它们是:( )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发展

10、对于过度自卑的大学生,自我调适的主要方法有:( )
    a、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b、找出自卑源,理性分析其合理性
    c、自信心磨练,常使用自我鼓励与自我暗示
    d、调整理想自我,确立合适抱负水平,区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

11、“人格”一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高频词汇,内涵十分复杂,在心理学与其他社会学科中使用的人格概念内涵差异不大。( )

12、自我是人格的内在核心,人格是自我的客观呈现。( )

13、相同的气质可以形成不通的性格;不同的气质也可以形成同一性格,但人保留各自的气质色彩。( )

14、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是相互转化的,严重的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会成为精神病的高发人群。( )

15、气质具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但一般不决定工作的效率。( )

第四章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第四章测试

1、当需要得到满足,给人以积极、快乐、兴奋,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与效率的情绪,称为( )。
    a、正性情绪
    b、负性情绪
    c、正常情绪
    d、异常情绪

2、根据保罗·艾克曼的研究结论,以下情绪,哪一种情绪是复合情绪?( )
    a、悲哀
    b、喜悦
    c、嫉妒
    d、厌恶

3、抑郁症中最主要的情绪是( )。
    a、愤怒
    b、兴趣
    c、悲伤
    d、恐惧

4、在简单容易、中等难度、困难复杂三种不同难度的工作中,为使工作效率达到最佳,哪一种需要的情绪水平最高?( )
    a、简单容易
    b、困难复杂
    c、中等难度
    d、无法确定

5、关于情绪与认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情绪可以促进认知
    b、认知可以影响情绪
    c、认知与情绪相互影响
    d、没有认知就没有情绪

6、情绪的成份包括( )。
    a、内在体验
    b、外显表情
    c、认知
    d、生理激活

7、大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 )。
    a、丰富性和复杂性
    b、波动性和两极性
    c、文饰性和想象性
    d、随年级而变化

8、恐惧的积极后果包括( )。
    a、推动成功
    b、使人谨慎和尊重
    c、激发出个体应对危险的心理能量
    d、激发自信

9、下列培养健康的羞耻/内疚的方法,恰当的方法是( )。
    a、承认自已犯的错误并说出来
    b、接受教训,面对、承受内疚的痛苦,改变并带来成长
    c、承担责任和自律
    d、对本来感到羞耻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10、下列哪些策略,是健康的、有效的情绪转换策略?( )
    a、用“我希望……”取代“我必须……”句式,如我希望能竞选上班长
    b、将“困境”标上时间,如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学会弹钢琴。
    c、将“不足”尽量说具体,如用“前天的大会发言,我有些紧张。”代替“开会要发言,我总是紧张”。
    d、面对问题,总是用“这是命运的安排,我无能为力。”来排遣。

11、从情绪的态度体验来分,情绪可分为正常情绪和异常情绪。( )

12、“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马克思),说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

13、愤怒是一种最具回避性的情绪。( )

14、抑郁和抑郁症是一回事,都是一种疾病。( )

15、某种情绪体验可能是由人们的错误认知归因导致的。( )

第五章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

第五章测验

1、在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行为中起中介作用的因素是( )
    a、情绪
    b、感觉
    c、智力
    d、认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愉快,仅仅与他所处的情景有关
    b、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愉快,仅仅与他对情景的认识有关
    c、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愉快,与他所处的情景和他对情景的认识有关
    d、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愉快,与他所处的情景和他对情景的认识无关

3、健康的认知模式,是指能够( )地看待和评价自己与他人。
    a、主观
    b、偏狭
    c、固执
    d、客观

4、下列属于大学生内心的合理观念的有( )
    a、自命不凡
    b、过度自卑
    c、实事求是
    d、妄自菲薄

5、“我总是失败,他们都是那么优秀”“没有人愿意与我交友,所有人都总跟我作对”这种想法属于( )。
    a、糟糕至极
    b、绝对化
    c、人格化
    d、两极性思维

6、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
    a、积极
    b、主观
    c、独立
    d、灵活

7、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有( )
    a、绝对化
    b、概括化
    c、灾难化
    d、非理性化

8、下列属于理性认知的是( )
    a、我必须干得棒或非常棒!
    b、这次考试失败了,下次我要更加努力。
    c、我必须受到我看重的人的赞赏。
    d、表白被拒绝了,我应该考虑别人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当中去。

9、关于认知失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知失调是指当个体觉察到自己的各种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内部状态
    b、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c、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所持有的认知观点与个体所面临的情况存在的偏差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冲突。
    d、认知失调是一种认识上的混乱状态。

10、关于认知失调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知失调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调
    b、认知失调的范围越大,心理失调程度越严重
    c、认知失调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d、认知失调的程度越严重,心理失调程度越严重

11、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 )

12、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 )

13、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 )

14、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 )

15、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 )

第六章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六章测试

1、狭义的学习是指()
    a、人类学习
    b、动物学习
    c、学生学习
    d、儿童学习

2、提出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是()
    a、阿特金森
    b、麦克莱兰
    c、奥苏贝尔
    d、巴浦洛夫

3、假如某学生认为他的考试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学习能力、考试能力一直都很强,那么他属于()
    a、内部稳定归因
    b、内部不稳定归因
    c、外部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因

4、一般来说,制定学习目标标准时以一个学生在其原有的学习成就基础上增加()为佳。
    a、0%
    b、5%
    c、10%
    d、20%

5、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个人的()
    a、归因方式
    b、兴趣
    c、意志力
    d、情绪

6、相比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大学学习呈现不一样的特点表现在()
    a、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b、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c、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d、学习目的的探索性

7、心理学家认为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是()
    a、追求成功
    b、追求失败
    c、避免失败
    d、避免成功

8、常见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有()
    a、归因方式
    b、兴趣
    c、情绪
    d、意志

9、以下可能会造成考试焦虑的因素有( )
    a、过分追求完美的性格
    b、对成绩期望值太高
    c、缺乏考试经验
    d、考前准备不充分

10、为了避免进入“习得性无助”状态,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a、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并调整
    b、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
    c、对习得性无助领域提高自己的预期
    d、对习得性无助领域降低自己的预期

11、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离不开心理健康。

12、当一个学生追求成功维度较高同时有着比较低的害怕失败的维度,那他就是“成功定向者”。

13、意志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品质(积极的、消极的)表现出来的。

14、学习优异者不会有学习心理问题。

15、完美主义者是绝对不会有拖延行为的。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第七章测验

1、人际交往反映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哪一层需要?
    a、安全的需要
    b、社会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开始注意属于哪个阶段?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3、.建立友谊属于哪个阶段?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4、人际关系破裂的防止途径有哪些?
    a、懂得人的经历、情感、利益背景各异,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预见冲突是正确了解冲突,并建设性地处理冲突,避免在冲突中付 出不必要的更大代价的最有效途径。
    c、用设身处地的方式去体验别人为什么出现那样言行。
    d、以上三个选项都对。

5、人际沟通模式的完善,哪种人际沟通模式要尝试着放下“自己指责的手指”,平息呼吸,用好奇和关心看看和你沟通的人有什么样的观点、感受和期望。
    a、讨好型
    b、指责型
    c、超理智型
    d、d. 打岔型

6、人际关系“距离”的类型有哪些?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共距离

7、人际关系发展阶段有哪些?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8、定向阶段的心理效应
    a、首因效应
    b、熟悉效应
    c、接近效应
    d、社会背景效应

9、有效控制和消除冲突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a、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b、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c、具体地描述冲突;
    d、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10、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人际关系的维护有哪些方法?
    a、尽量避免争论。
    b、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c、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d、学会批评。

11、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叫“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 )

12、多参加社团活动,多在ta身边出现,提高曝光率,增加熟悉度,让ta适应你的存在,吸引ta的注意进而相互认识。这些方法利用熟悉效应和接近效应。( )

13、希尔对约会情侣的研究发现,情侣们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在身高上都很相似,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后分手的可能性也小。这个实验反应了相似效应。( )

14、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会增加,在恋爱和婚姻中尤为明显。这是小错误效应。( )

15、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分别是分歧、收敛、冷漠、逃避和终止。( )

第八章恋爱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测验

1、激情是爱情中的(),激发爱情的原动力。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道德属性
    d、法律属性

2、承诺是爱情中的( ),规范了爱情的发展。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道德属性
    d、法律属性

3、我们最提倡的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 )
    a、寻求慰藉
    b、从众心理
    c、功利私欲
    d、因为爱所以爱

4、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断乳的内容?( )
    a、独立人格基本形成
    b、心理上不再依赖父母
    c、能靠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对事物进行独立判断
    d、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5、( )是由恋人间的依恋感及理想、情操、价值观、个性追求等复杂因素混合升华而成的,是爱情的本质表现。
    a、颜值
    b、理想
    c、情爱
    d、个性

6、在爱情的结构中,性爱由哪些部分构成?( )
    a、倾慕
    b、怜惜
    c、性欲
    d、个性

7、爱情包含了两大成分,分别是( )
    a、倾慕
    b、性爱
    c、性欲
    d、情爱

8、亲密则是指一种真正喜欢对方和渴望一道建立更有凝聚力的和谐关系,包括( )
    a、对爱人的赞赏
    b、照顾爱人的愿望
    c、自我的展露
    d、内心的沟通

9、当失恋撕心裂肺的痛苦之时,我们该如何调试呢?( )
    a、学会正视现实
    b、合理的感情宣泄
    c、升华
    d、尽快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10、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动机有哪些?( )
    a、寻求慰藉
    b、从众心理
    c、功利私欲
    d、因为爱所以爱

11、“爱情源于性,又高于性。”( )

12、情爱是人类灵与肉的升华,是爱情的灵魂。( )

13、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并不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内在的吸引力才是。( )

14、告白的方式一定要“非轰动不可”,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

15、彼此真正关心的人应该能够直觉地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而不需要被告知。( )

第九章艾滋病与心理健康

第九章单元测验

1、艾滋病起源于哪里: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美洲

2、艾滋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a、2-10年
    b、2年
    c、5年
    d、10年

3、艾滋病病毒需要依靠什么来进行传播
    a、体液
    b、空气
    c、马桶
    d、无

4、艾滋病病毒, 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 ) 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5、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6、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以下哪几种体液:
    a、精液
    b、血液
    c、乳汁
    d、阴道分泌液

7、下面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a、握手、拥抱
    b、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
    c、共同进餐、共用工具或办公用具
    d、共用马桶、共用电话、一起游泳

8、安全性行为是指
    a、禁欲
    b、忠诚
    c、安全套
    d、无

9、作为一个男性,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容易被传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a、与嫖客发生过不带安全套的性行为;
    b、与具有多性伴的男友或者不清楚对方健康状况的男性发生过不带安全套的性行为;
    c、与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注射过毒品。
    d、无

10、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a、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全社会都要关心、善待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
    b、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让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战胜病魔,同时让他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c、不必视患者为洪水猛兽而退避三舍,因为艾滋病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
    d、无

11、我们能从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12、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13、目前,主流的性取向是异性恋。

14、与他(她)人发生性行为,一定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意外怀孕,还可以预防艾滋病性病。

15、性伴侣越少被感染性病的机会就越小。

第十章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的预防

第十章单元测验

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中,婴儿期的特征为( )。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怯
    c、主动性对内疚
    d、勤奋对自卑

2、( )是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应对逆境,从创伤中快速复原,重新良好适应环境的能力。
    a、自省力
    b、耐受力
    c、抗压力
    d、复原力

3、如果发现自己情绪低落、丧失兴趣、疲劳、思维迟缓,持续两周以上,需前往医院验证是否是( )。
    a、焦虑症
    b、恐怖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4、( )可以帮助自杀企图者度过危机。
    a、危机干预
    b、心理干预
    c、预警信号
    d、危机预防

5、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 )、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a、心身的成熟
    b、心智的成熟
    c、心理的成熟
    d、生理的成熟

6、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 )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a、生理的成熟
    b、自我成长
    c、社会关系
    d、父母关系

7、心理危机的实质上包括( )三个基本部分
    a、危机事件发生;
    b、当事人主观痛苦;
    c、当事人主动解决;
    d、当事人心理、情感和行为等功能水平降低

8、个体可以通过发展以下哪些能力来促进复原力的发展( )。
    a、提高学校适应能力
    b、形成积极自我概念
    c、改善人际交往状况
    d、学会自我控制

9、以下哪些表现可能是自杀企图者提供的线索或呼救的信号( )。
    a、谈论自杀计划
    b、言行举止变化大
    c、写遗书
    d、突然不愿治病和检查

10、在甄别抑郁症状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 )三项中的任意两项,且持续两周以上,请一定要重视并去专业医院就诊。
    a、情绪低落
    b、沉迷上网
    c、丧失兴趣
    d、疲劳、思维迟缓

1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学龄期是指12-18岁。

12、健康及合理的死亡认知是:死是人之“生活的终止,但生命可以永存”。

13、心理危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能使人产生心理紧张、痛苦的表现。

14、抑郁症是心理问题,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即可解决。

15、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长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