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中文问答 4121
1.1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

1、【单选题】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喊出了的口号是()
    a、以日本为师
    b、求富
    c、求强
    d、中体西用

2、【单选题】《南京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43年

3、【单选题】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哪一年发生的?
    a、1868年
    b、1854年
    c、1842年
    d、1840年

4、【单选题】50年代时,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单选题】中国近代史而言,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最为复杂,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国家关系是:
    a、a中美
    b、b中日
    c、c中俄
    d、d中印

6、【单选题】日本是哪一年被美国打开大门的?
    a、1852年
    b、1854年
    c、1860年
    d、1864年

7、【单选题】王晓秋认为近代对中国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个国家?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8、【单选题】鸦片战争是在哪一年发生的?
    a、1840年
    b、1846年
    c、1940年
    d、1946年

9、【单选题】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
    a、a《日本国志》
    b、b《劝学篇》
    c、c《日本变政考》
    d、d《康南海自编年谱》

10、【判断题】美国打开日本大门后,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11、【判断题】《日本国志》作者是魏源。

12、【判断题】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

13、【判断题】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集大成著作是《日本人》

14、【判断题】中国的世界史应该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研究视角的主要视角。

1.2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

1、【单选题】《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是谁的著作?
    a、王晓秋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李大钊

2、【单选题】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及其中国观的转折时期
    a、a室町时代
    b、b幕末和明治初年
    c、c大正时期
    d、d战国时代

3、【单选题】最早去日本交流的文人
    a、a魏源
    b、b罗森
    c、c黄遵宪
    d、d李鸿章

4、【单选题】“千岁丸”访华的日本人不包括()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伊藤博文
    d、日比野辉宽

5、【单选题】“千岁丸”访问上海的时间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60年
    d、1862年

6、【单选题】日本访华旅行记《观光游记》的作者
    a、a川端康成
    b、b佐久间象山
    c、c冈千仞
    d、d吉野作造

7、【单选题】《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黄遵宪
    d、洪秀全

8、【判断题】中国最早去日本的文人是罗森。

9、【判断题】《海国图志》对近代日本维新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10、【判断题】通过史料研究可以看出,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11、【判断题】日本民间作家以太平天国为题材写作的军谈小说是《云南新话》

12、【判断题】近代日本第一艘官方的访华贸易船是“千岁贡”

1.3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三)

1、【单选题】甲午战争的时间是?
    a、1894-1895年
    b、1894-1896年
    c、1895-1896年
    d、1894-1896年

2、【单选题】《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作者是谁?
    a、王芸生
    b、王晓秋
    c、陈布雷
    d、张立生

3、【单选题】1876,与中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围绕制度和服装等方面变革进行辩论的日本公使
    a、a伊藤博文
    b、b西乡隆盛
    c、c福泽谕吉
    d、d森有礼

4、【单选题】《东瀛诗选》的作者
    a、a大江健三郎
    b、b夏目漱石
    c、c余樾
    d、d德永直

5、【判断题】戊戌维新在明治维新之前。

6、【判断题】中日关系史是介于中国史和日本史之间的边缘学科。

7、【判断题】日本的广大有志之士是支援和同情辛亥革命的。

8、【判断题】日本比中国更早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9、【判断题】辛亥革命间接推动了日本大正初年的护宪运动和大正政变。

10、【判断题】辛亥革命鼓舞了日本人追求自由民主运动。

1.4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四)

1、【单选题】历史研究在确定课题之前的首要工作
    a、a收集史料
    b、b实证研究
    c、c田野调查
    d、d史的研究

2、【单选题】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a、a从史料和史实出发得出观点和结论
    b、b对史料存疑
    c、c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d、d还原历史真相

3、【单选题】中国最早对日本有明确记载的朝代是()
    a、周
    b、春秋
    c、汉
    d、唐

4、【单选题】《小方壶舆地丛钞》里日本游记的作者
    a、a佐藤三郎
    b、b源桂阁
    c、c李筱圃
    d、d鲁迅

5、【单选题】以下属于明代的著作的是()
    a、日本考
    b、瀛寰志略
    c、日本游记
    d、海国图志

6、【单选题】“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作者是()
    a、黄遵宪
    b、魏源
    c、林则徐
    d、徐际畬

7、【判断题】研究历史要开拓自己的领域,研究前人留下空白的领域。

8、【判断题】《海外拾遗》是日本江户时代描写烟片战争的小说

9、【判断题】明治维新后日本于1870年派遣使节来华。

10、【判断题】广泛阅读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功

11、【判断题】中国是最早认识日本和记录日本历史的国家。

12、【判断题】研究日本史要切忌空话,从实际做起。

2.1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一)

1、【单选题】日本由几个较大的岛屿组成?
    a、3.0
    b、4.0
    c、5.0
    d、6.0

2、【单选题】中国著作最早对日本有明确记载的是?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后唐书》

3、【单选题】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称日本由对马岛、萨摩和()组成
    a、a长崎
    b、b北海道
    c、c广岛
    d、d九州

4、【单选题】《中日通商条约》签订于哪一年?
    a、1871年
    b、1870年
    c、1872年
    d、1873年

5、【单选题】明治维新后,中日两国建交的时间是()
    a、1968年
    b、1871年
    c、1874年
    d、1875年

6、【单选题】《海国图志》有几个版本?
    a、2.0
    b、3.0
    c、4.0
    d、5.0

7、【单选题】王晓秋教授所讲的中日认识观变化的时间范围是多少?
    a、1840-1919年
    b、1840-1914年
    c、1840-1915年
    d、1840-1912年

8、【单选题】中国华夷意识之下,士大夫对日本存有轻视之心,将日本成为
    a、a日出之国
    b、b倭国
    c、c蕞尔小国
    d、d蓬莱

9、【判断题】宽永通宝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货币

10、【判断题】一部中日关系史就是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历史。

11、【判断题】古代中国对日本的认识进展是十分缓慢的。

2.2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二)

1、【单选题】《东倭考》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金安清
    d、陈其元

2、【单选题】《东游日记》的作者是()。
    a、王之春
    b、王韬
    c、李筱圃
    d、龚自珍

3、【单选题】淮军的创始人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4、【单选题】明治维新后到日本进行实地考察的第一位中国官员
    a、a魏源
    b、b罗森
    c、c李圭
    d、d李鸿章

5、【单选题】近代中国最早对明治维新的评论中,肯定的是以下哪本著作?
    a、《日本近事记》
    b、《东倭考》
    c、《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
    d、《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6、【单选题】李鸿章对明治维新的看法是什么?
    a、颂扬
    b、赞成
    c、反对
    d、赞成,但是对其藐视中国担忧

7、【单选题】中国人对日本明治维新最早评论的两本书是《日本近事记》和()
    a、a《日本事纪》
    b、b《东倭考》
    c、c《维新评论》
    d、d《明治维新考》

8、【判断题】中国首任驻日大臣是何如璋

9、【判断题】陈其元的《日本近事记》中把日本的明治维新看成是推翻国王,篡权夺位的行为。

10、【判断题】《日本近事记》对明治维新持反对态度。

11、【判断题】金安清对日本明治维新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12、【判断题】《日本近事记》写于1874年。()

2.3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三)

1、【单选题】《日本琐志》的成书时间是()
    a、1879年
    b、1881年
    c、1885年
    d、1889年

2、【单选题】以下著作是近代中国人对日本认识的里程碑的是?
    a、《日本国志》
    b、《日本近事记》
    c、《东倭考》
    d、《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

3、【单选题】海外游历史傅云龙关于日本的调查研究报告
    a、游历日本图经
    b、东夷调查
    c、日本新政考
    d、日本琐志

4、【单选题】中国近代最早出版的一部详细的日本地理书
    a、日本地理兵要
    b、清国兵要地理志
    c、东夷地理
    d、海国图志

5、【单选题】中国近代出版的第一本详细的日本地理书籍是()
    a、《日本琐志》
    b、《日本近代纪事》
    c、《日本地理兵要》
    d、《东倭考》

6、【单选题】《日本地理兵要》的作者是()
    a、姚文栋
    b、魏源
    c、黄遵宪
    d、徐际畬

7、【单选题】《东槎闻见录》的作者
    a、姚文栋
    b、张相文
    c、陈家麟
    d、谢觉民

8、【单选题】《清国兵要地理志》讲的是什么内容?
    a、地理形势
    b、文化
    c、政治
    d、经济发展

9、【单选题】《日本地理兵要》的作者是谁?
    a、姚文栋
    b、陈家麟
    c、金安清
    d、陈启元

10、【判断题】诗句“国法纷纷日逐更,究依何国没权衡”出自四明浮槎客的竹枝词

11、【判断题】中国人对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文化赞成,而对改革政治制度不赞成。

12、【判断题】明治维新后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13、【判断题】《日本国志》的作者是戴季陶

2.4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四)

1、【单选题】以下著作赞颂明治维新的是?
    a、《日本近事记》
    b、《东倭考》
    c、《东游日记》
    d、《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

2、【单选题】近代19世纪末中国人日本观变化的关键
    a、明治维新的成功
    b、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
    c、两次烟片战争中国的落败
    d、中国近代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3、【单选题】《东游日记》的作者是谁?
    a、黄庆澄
    b、姚文栋
    c、陈家麟
    d、金安清

4、【单选题】以下不是关于中国人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书籍
    a、《东游日记》
    b、《日本变法由游侠义愤考》
    c、《东游从录》
    d、《日本安政以来大事略述》

5、【单选题】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青岛条约》

6、【单选题】《考察东瀛农工记》的作者
    a、刘学洵
    b、潘学祖
    c、李宗棠
    d、黄璟

7、【单选题】《日本书目志》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魏源
    d、黄遵宪

8、【判断题】明治维新后,中国个阶层都对明治维新持肯定看法。

9、【判断题】近代中国对日本的研究加快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过程。

10、【判断题】梁启超《记东侠》中的“东侠”是指日本的倒幕派

11、【判断题】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罗振玉在1901年考察日本时写下《扶桑两月记》一书

2.5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五)

1、【单选题】刘师培执笔写作的关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亚洲现势论》刊登在
    a、天义报
    b、申报
    c、大公报
    d、民报

2、【单选题】光绪进行变革的蓝本是什么?
    a、《日本变政考》
    b、《日本近事记》
    c、《东倭考》
    d、《东游日记》

3、【单选题】《我的日本观》的作者
    a、戴季陶
    b、胡适
    c、黄遵宪
    d、刘师培

4、【单选题】《二十一条》提出于哪一年?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3年

5、【单选题】“我九天西京炎凉饱看”出自周恩来的
    a、春日偶成
    b、雨中岚山
    c、四次游圆山公园
    d、游日本京都圆山公园

6、【判断题】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开始不断升华。

7、【判断题】《警告全国父老书》是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发表的。

8、【判断题】中国维新运动的启蒙读物是梁启超的《日本国志》

9、【判断题】刘师培是近代较早批判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

10、【判断题】在文集中提出“大亚细亚主义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的作者是李大钊

3.1幕末日本人怎样看中国(一)

1、【单选题】《游清五录》不包括
    a、航海日录
    b、上海淹留日录
    c、外情探索录
    d、东夷行录

2、【单选题】《东行先生遗文》的作者是()
    a、高杉晋作
    b、五代友厚
    c、中牟田之助
    d、伊藤博文

3、【单选题】美国强迫日本开国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a、《神奈川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4、【单选题】日本骑兵队创建人
    a、中牟田仓之助
    b、高杉晋作
    c、五代才助
    d、西泽广义

5、【单选题】1862年是清朝的同治元年,在日本是
    a、文久二年
    b、大正元年
    c、平成四年
    d、昭和十年

6、【单选题】《国是三论》的作者是()
    a、横井小楠
    b、中牟田仓之助
    c、峰源藏
    d、日比野辉宽

7、【判断题】幕府时期日本实行的是幕藩体制。

8、【判断题】日本的幕末是指江户时代末年

9、【判断题】长崎是幕末日本与对外交流的唯一窗口。

10、【判断题】日本的东行先生是指日本的伊藤博文。

11、【判断题】幕末时代是指明治维新前德川幕末的末年。

12、【判断题】德川幕府实行幕藩体制。

3.2幕末日本人怎样看中国(二)

1、【单选题】1862年日本幕府在长崎购买的名叫阿米斯得号的商船来自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德国

2、【单选题】“千岁丸”到达中国的地方时哪里?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天津

3、【单选题】“千岁丸”上随性的藩士,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a、高杉晋作
    b、五代才助
    c、林三郎
    d、桂小五郎

4、【单选题】“千岁丸”上有()位翻译。
    a、6.0
    b、7.0
    c、8.0
    d、9.0

5、【单选题】“千岁丸”上有()位日本幕府官员。
    a、7.0
    b、8.0
    c、9.0
    d、10.0

6、【判断题】“昆布”即是中国的海带。

7、【判断题】“千岁丸”上有52名日本人

8、【判断题】日本闭关锁国时期只跟中国通商。

9、【判断题】“千岁丸”访问上海时挂了三个国家的旗帜。

10、【判断题】日本西文翻译叫做兰通词

3.3幕末日本人怎样看中国(三)

1、【单选题】“健顺丸”访问中国的时间是()
    a、1863年
    b、1864年
    c、1865年
    d、1866年

2、【单选题】《外情探索录》是谁的著作?
    a、高杉晋作
    b、五代才助
    c、林三郎
    d、桂小五郎

3、【单选题】《没鼻笔语》的作者是()
    a、高杉晋作
    b、伊藤博文
    c、日比野辉宽
    d、五代友厚

4、【单选题】中国人马全向高山晋作推荐的书是
    a、《世说新语》
    b、《海国图志》
    c、《佩文韵府》
    d、《天演论》

5、【单选题】纳富介次郎是哪个藩的藩士?
    a、佐贺藩
    b、萨摩藩
    c、长州藩
    d、土佐藩

6、【单选题】《游清五录》的作者是()
    a、高杉晋作
    b、伊藤博文
    c、日比野辉宽
    d、五代友厚

7、【单选题】高山晋作在上海买的书籍报刊不包括
    a、联邦志略
    b、上海新报
    c、几何学
    d、数学启蒙

8、【单选题】跟随千岁丸来中国的藩士,怎样与中国人交流?
    a、语言交流
    b、肢体交流
    c、笔谈
    d、辩论

9、【单选题】纳富介次郎在()中说中国人对日本人“可能是由于笔语谈论,意味相通之故”较西人和善
    a、《上海杂记》
    b、《笔谈外交》
    c、《海外日录》
    d、《沪上笔语》

10、【判断题】幕末时期,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都可写汉字。

11、【判断题】“千岁丸”在上海停留了大概2个月左右。

12、【判断题】高山晋作写作的“临敌勉强武与文,他年应有建功勋”是送给中国陈钦

13、【判断题】“千岁丸”在中国的贸易并不理想。

14、【判断题】近代上海人把艺人说书的地方叫做“书场”

3.4幕末日本人怎样看中国(四)

1、【单选题】以下著作不是高杉晋作的是?
    a、《航海日录》
    b、《内情探索录》
    c、《外情探索录》
    d、《东游日记》

2、【单选题】高杉晋作创立了以下什么?
    a、齐兵队
    b、快援队
    c、真选组
    d、新选组

3、【单选题】以下属于尾张藩的藩士是()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纳富介次郎
    d、日比野辉宽

4、【单选题】高杉晋作是谁的学生?
    a、吉田松阴
    b、五代才助
    c、林三郎
    d、桂小五郎

5、【单选题】以下属于长州藩的藩士是()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纳富介次郎
    d、日比野辉宽

6、【单选题】以下不是中牟田仓之助写作的作品是
    a、《上海行日记》
    b、《唐国上海道台应接书》
    c、《上海滞在杂录》
    d、《从长崎到吴淞航行日记》

7、【判断题】将上海称之为“支那第一繁盛海港”的是高山晋作

8、【判断题】峰源藏是日本的贺前藩

9、【判断题】《清国上海见闻录》的作者是峰源藏。

10、【判断题】《沪上笔语》的作者是名仓予何人。

11、【判断题】日本藩士在上海之行中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军事的虚弱。

3.5幕末日本人怎样看中国(五)

1、【单选题】《解腕痴言》的作者
    a、谷崎润一郎
    b、大江健三郎
    c、芥川龙之介
    d、久阪玄瑞

2、【单选题】《赘疣录》的作者是()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纳富介次郎
    d、日比野辉宽

3、【单选题】以下人物指出,太平军被镇压,英法会侵犯日本的是?
    a、久坂玄瑞
    b、日比野辉宽
    c、吉田松阴
    d、五代才助

4、【单选题】《赘疣录》的作者是谁?
    a、日比野辉宽
    b、吉田松阴
    c、五代才助
    d、林三郎

5、【单选题】《上海滞在中杂录》的作者是谁?
    a、中牟田仓之助
    b、日比野辉宽
    c、吉田松阴
    d、五代才助

6、【单选题】日本人将太平军成为
    a、乱贼
    b、发毛贼
    c、长毛贼
    d、长发贼

7、【单选题】《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有
    a、20卷
    b、30卷
    c、15卷
    d、40卷

8、【判断题】日本藩士不赞成太平天国对孔孟之道的批判。

9、【判断题】高山晋作对太平天国持反对态度

10、【判断题】幕末时期,日本严禁天主教。

11、【判断题】“外有洋夷猖獗,内有贼匪煽乱”出自日比野辉宽的《没鼻笔记》

4.1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一)

1、【单选题】1839年的“和兰风说书”是最早提供中国()消息给日本的风说书
    a、鸦片战争
    b、禁烟运动
    c、第二次烟片战争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单选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日俄战争
    d、西南战争

3、【单选题】日本幕末对外采取什么政策?
    a、开放政策
    b、锁国政策
    c、吸收学习
    d、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4、【单选题】日本在锁国时期开放的港口是()
    a、江户
    b、大阪
    c、名古屋
    d、长崎

5、【单选题】不是关于鸦片战争风说书的日本书籍
    a、阿片类集
    b、清商风说书
    c、唐风风说书
    d、和兰阿片单报

6、【单选题】《蒙问今为阿片一件》的作者
    a、沈耕谷
    b、周蔼亭
    c、顾子英
    d、王云帆

7、【单选题】日本在德川时期通商的国家有()
    a、法国
    b、荷兰
    c、英国
    d、美国

8、【单选题】日本关于中国鸦片真正最早的消息记录是哪一年?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9、【判断题】日本通过风说书得知中国鸦片战争的消息。

10、【判断题】鸦片战争对世界局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判断题】日本在德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

12、【判断题】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把鸦片叫做阿荷蓉

13、【判断题】中国商人的报告唐风说书又称为清商口单

14、【判断题】幕末长崎是日本政府批准的对外交流的唯一地区。

4.2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二)

1、【单选题】以下不是《海外新话》的参考资料的是
    a、《侵犯事略》
    b、《因由录》
    c、《经世文编》
    d、《华夷犯境录》

2、【单选题】《海外新话拾遗》增加了的内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台湾抗英
    b、三元里人民抗英布告
    c、英王女儿被擒
    d、《东游日记》

3、【单选题】以下选项不属于《海外新话》卷首内容的是?
    a、《英吉利纪略》
    b、《坤舆略图》
    c、《清国沿海略图》
    d、《东游日记》

4、【单选题】《海外新话拾遗》的出版时间是()
    a、1849年
    b、1859年
    c、1869年
    d、1879年

5、【单选题】《海外新话拾遗》分为几卷
    a、四卷
    b、五卷
    c、六卷
    d、七卷

6、【单选题】以下是日本人描述鸦片战争著作的是?
    a、《海外新话》
    b、《内情探索录》
    c、《外情探索录》
    d、《东游日记》

7、【单选题】《鸦片始末》的作者
    a、斋藤竹堂
    b、种菜翁
    c、岛崎藤村
    d、三岛由纪夫

8、【判断题】佐藤信渊在《海陆站防录》歌颂的中国爱国将领是关天培

9、【判断题】《海外新话》的作者是赞颂陈化成的壮举的。

10、【判断题】《海外余话》1851年初刊

11、【判断题】《海外新话》是日本江户时代描写鸦片战争的书籍。

4.3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三)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向政府上书,以鸦片战争为鉴的是?
    a、武士阶层
    b、官员
    c、市民
    d、农民

2、【单选题】《履霜录》的作者
    a、狩野深藏
    b、山田方谷
    c、渡边淳一
    d、紫式部

3、【单选题】德川齐昭的()藩主
    a、肥前藩
    b、水户藩
    c、萨摩藩
    d、土佐藩

4、【单选题】德川齐昭给幕府的上书,针对的是哪个方面?
    a、海防
    b、路防
    c、商业
    d、农业

5、【单选题】以下是佐久间象山的作品
    a、《海陆站防录》
    b、《海防九策》
    c、《省愆录》
    d、《金阁寺》

6、【单选题】“铁盒中的信”是谁写的?
    a、威廉一世
    b、威廉二世
    c、维多利亚
    d、乔治一世

7、【判断题】《国事三论》的作者是横井小楠。

8、【判断题】盐谷宕阴是《翻刊东国图志序》的作者

9、【判断题】“今清国大乱,难保何时波及日本!”出自《大日本古文书》

10、【判断题】幕末的日本人认为鸦片战争是日本的前车之鉴。

11、【判断题】大陆政策是日本军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政策。

12、【判断题】鸦片战争后,日本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以中国为鉴。

4.4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四)

1、【单选题】《兰仑偶说》是介绍()历史
    a、荷兰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2、【单选题】“师夷长技以制夷”来自
    a、《圣武记》
    b、《瀛环志略》
    c、《海国图志》
    d、《四洲志》

3、【单选题】《世界地理大全》的作者
    a、慕瑞
    b、姚莹
    c、林则徐
    d、徐继畲

4、【单选题】《四洲志》是由()编译的。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张之洞

5、【单选题】《海国图志》第一版出版于()
    a、1842年
    b、1847年
    c、1852年
    d、1857年

6、【单选题】以下人物是火器专家的是?
    a、高岛秋帆
    b、久坂玄瑞
    c、日比野辉宽
    d、吉田松阴

7、【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日本近代加强海防的是()
    a、佐久间象山
    b、高岛秋帆
    c、佐藤信渊
    d、德川庆喜

8、【单选题】《瀛寰志略》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徐际畬
    d、黄遵宪

9、【判断题】《四洲志》讲述了近代四大洲的历史

10、【判断题】《圣武记》的作者是魏源。

11、【判断题】鸟居跃藏认为鸦片战争不仅是由枪炮落后,要靠儒家思想来致胜

12、【判断题】日本的武士从鸦片战争中借鉴战略战术,了解英国的伎俩。

4.5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五)

1、【单选题】《海国图志》中哪一部分是日本最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
    a、英国
    b、俄国
    c、中国
    d、美国

2、【单选题】1854年至1856年三年内,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的翻印、训点、日译选本共有多少种?()
    a、23种
    b、22种
    c、21种
    d、20种

3、【单选题】《九桂草堂随笔》的作者是?()
    a、南洋梯谦
    b、横山湖山
    c、广濑旭庄
    d、小野元济

4、【多选题】《海国图志》引起当时日本人浓厚兴趣的原因?()
    a、书中的很多观点和儒家学派一脉相承
    b、使日本人大开眼界,帮助其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
    c、著作总结中国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很多加强海防、抵御外敌的建议措施
    d、书中有很多插图,能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世界

5、【判断题】为了显示日本国力强盛,日本把《海国图志》原著里的中国年号改成了日本年号。

6、【判断题】日本人翻译《海国图志》印度部分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印度地理位置很重要,可谓“五大洲之枢纽”。

4.6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六)

1、【单选题】日本尊皇开国论的倡导者是?()
    a、梅太郎
    b、佐久间象山
    c、吉田松阴
    d、坂本龙马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吉田松阴的主张观点?()
    a、批判幕府的锁国政策
    b、提出尊皇攘夷、维新改革的主张
    c、要继承儒家的经典思想
    d、依靠法国俄国来对付英国的想法不可行

3、【多选题】佐久间象山认为海防最重要的是什么?()
    a、炮
    b、军舰
    c、民众
    d、军队

4、【判断题】佐久间象山非常赞同魏源的观点,接受他的一切主张。

5、【判断题】《省侃录》的作者是吉田松阴。

5.1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一)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留在中国做官的是谁?()
    a、菅原道真
    b、吉备真备
    c、阿倍仲麻吕
    d、藤原仲麻吕

2、【单选题】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a、1871年
    b、1872年
    c、1873年
    d、1874年

3、【多选题】中日文化交流的益处在于()?
    a、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思想的进步
    b、有利于中日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c、可以总结两国进行文化交流,以及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历史经验
    d、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友谊

4、【判断题】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其实不需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就可以自我繁殖成长。

5.2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二)

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近代中日交流的主要趋向发生逆转的原因的是?()
    a、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失败
    b、清政府腐败保守,国势江河日下
    c、中日友好建交,往来密切
    d、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不仅保持了独立,而且发展迅速

2、【单选题】戊戌变法是以哪个国家为模式进行的?()
    a、荷兰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3、【单选题】在古代,中国曾经向日本传播过什么文化?()
    a、蒙古文化
    b、道家文化
    c、印度文化
    d、西藏文化

4、【多选题】中国学生留学日本的有利条件有?()
    a、文字较相近,风俗相似
    b、路费较便宜
    c、地理临近,交通方便
    d、学校容易申请

5、【判断题】在古代日本,无论上层人物还是底层劳动人民,都会写汉文。

6、【判断题】康有为认为,向强敌日本学习可以使中国变法图强。

5.3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三)

1、【单选题】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康有为
    d、鲁迅

2、【单选题】傅云龙访日期间撰写的《日本游历图经》共有多少卷?()
    a、20卷
    b、30卷
    c、40卷
    d、50卷

3、【多选题】著名的《海国图志》中认为,日本是由下列哪三个岛组成的?()
    a、长崎
    b、宫崎
    c、萨摩
    d、对马

4、【判断题】日本擅长将外来文化与本民族自己的文化有机的融合起来。

5、【判断题】《社会主义神髓》的作者是界利彦。

5.4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四)

1、【单选题】被中国人称为“扶桑”的国家是?()
    a、墨西哥
    b、佛罗里达
    c、日本
    d、澳大利亚

2、【单选题】鲁迅曾经学习医学的学校位于日本哪里?()
    a、长崎
    b、北海道
    c、广岛
    d、仙台

3、【多选题】青柳猛在《义和团赞论》中提出了哪些观点?()
    a、义和团反帝运动有其正义性
    b、谴责西方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c、批判报刊上的种种反华谬论
    d、赞颂耶稣教徒

4、【判断题】在日本统治集团疯狂侵华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日本正义人士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6.1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一)

1、【单选题】最早对中日两国维新变法异同,进行比较研究的人是()?
    a、鲁迅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大隈重信

2、【多选题】戊戌维新和明治维新的相似点?()
    a、历史背景相近,时间接近
    b、成效结局类似
    c、目标相似措施雷同
    d、命运相似

3、【多选题】梁启超认为中国的戊戌维新与日本相比,有哪三点不利条件?()
    a、没有足够的财力
    b、慈禧的原因,使得中国维新派缺少号召力
    c、光绪帝与慈禧同处一个皇宫,声息相闻
    d、光绪帝手下既没有兵权,也没有维新基地

4、【判断题】明治维新是以戊戌维新作为蓝图来开展进行的。

5、【判断题】中国戊戌维新的进行,成功阻挡了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

6.2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二)

1、【单选题】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成败的关键在于?()
    a、维新势力需要具备军队和基地
    b、资产阶级和维新势力能否掌握政权
    c、维新势力要有强烈的号召力量
    d、维新运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要非常充分

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明治新政权确立后实行的改革措施之一?()
    a、奉还版籍
    b、废藩置县
    c、改革封建身份制度
    d、保留原本的宪法

3、【单选题】光绪帝给梁启超封了一个什么职位?()
    a、工部主事
    b、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c、译书局总管
    d、总理衙门章京

4、【判断题】梁启超采取对比的方式,较全面的分析了中国戊戌维新失败的具体原因。

5、【判断题】明治维新是一场和平的改革。

6.3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三)

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维新派认为的变法关键?()
    a、官制改革
    b、大政复古
    c、开制度局
    d、尊王攘夷

2、【单选题】“安政大狱”是由谁制造的?()
    a、井伊直弼
    b、明治天皇
    c、西乡隆盛
    d、源赖朝

3、【多选题】要像日本维新派一样,建立新政权实行变法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分别是?()
    a、旧政府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b、新旧势力双方力量的对比如何
    c、国内改革时机是否成熟
    d、战争是否足够激烈

4、【判断题】清政府各衙门的大臣都很配合光绪皇帝的工作。

5、【判断题】中国戊戌维新之时,维新派势力与守旧派势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6.4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四)

1、【单选题】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什么经济形式的顽强抵抗?()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小农经济
    d、市场经济

2、【单选题】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大高潮”开始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3、【多选题】中日两国维新时期国情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a、社会语言交流不同
    b、社会政治结构不同
    c、社会经济结构不同
    d、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不同

4、【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两个国家是支持日本的维新势力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判断题】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独立发展演变而来的。

6、【判断题】中国的戊戌维新缺乏民族资产阶级的参与和支持。

6.5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五)

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戊戌变法提出的改革制度?()
    a、军队改革
    b、保留八股文
    c、废除旗人特权
    d、官制改革

2、【单选题】中国维新派软弱无力的根源在于()?
    a、所代表的阶级基础太弱小
    b、缺乏民族资产阶级的参与和支持
    c、缺乏战争巩固
    d、国内改革时机足够成熟

3、【多选题】中日两国维新派领导人的相同点有?()
    a、多数接触过西方文化
    b、出生于封建家庭,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
    c、都很有改革经验
    d、血气方刚的中青年

4、【判断题】康梁等维新派在维新措施和斗争策略上太过急于求成,不顾时效,增加了变法的阻力。

5、【判断题】日本各诸侯国的领主都拥有独立的、世袭的军政实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