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金属工艺学作业答案查询-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专升本问答 7369
第三周: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篇_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单元测验

1、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保证铸件质量,通常顺序凝固适合( )
    a、吸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b、变形和裂纹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c、流动性差的铸造合金
    d、缩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2、为保证铸件质量,通常同时凝固适合于( )
    a、吸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b、变形和裂纹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c、流动性差的铸造合金
    d、缩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3、某砂型铸件,常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以下哪个措施不能起到防止这些缺陷的产生?( )
    a、提高浇注温度
    b、改变化学成分
    c、提高直浇道高度
    d、降低铸件的壁厚

4、消除铸件中残余热应力的方法是( )
    a、同时凝固
    b、减缓冷却速度
    c、时效处理
    d、及时落砂

5、消除铸件中机械应力的方法是( )
    a、同时凝固
    b、及时落砂
    c、减缓冷却速度
    d、降低砂型及砂芯的强度

6、含碳量为4.3%的铁碳合金具有( )
    a、良好的可锻性
    b、良好的铸造性
    c、良好的焊接性
    d、良好的热处理性

7、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提高合金流动性?( )
    a、选用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
    b、将金属型铸造换成砂型铸造
    c、提高金属液质量
    d、简化浇注系统结构

8、造成铸件产生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太大。

9、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液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

10、钢的熔点高于铸铁,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钢的流动性优于铸铁。

11、造成铸件产生冷隔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太大。

12、机械应力与热应力共同作用,当大于材料的强度极限时会导致裂纹的形成。

13、型(芯)砂的强度太高,则退让性不足,会产生热应力。

14、当铸件的固态收缩受到阻碍时,则会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

15、具有残余应力的铸件是不稳定的,只有原来受拉伸部分产生压缩变形、受压缩部分产生拉伸变形,才能使残余内应力减小或消除。

16、为了消除浇不足的铸造缺陷,实际生产中合金液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17、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流动性越好,所以实际生产中常采用“高温出炉,高温浇注”。

18、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窄,越倾向于逐层凝固。

19、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方式时,容易形成缩孔缺陷。

第5周:砂型铸造、特种铸造

第5周 单元测验

1、用下列哪种合金生产同一铸件,机械加工余量最小?( )
    a、zg25
    b、ht200
    c、zl101
    d、kth300

2、下列哪种液态合金冷却过程中,总体积收缩率最小?( )
    a、铸造碳钢
    b、白口铸铁
    c、灰口铸铁
    d、麻口铸铁

3、用下列哪种合金生产同一铸件,机械加工余量最大?( )
    a、zg35
    b、ht150
    c、zl102
    d、qt400

4、用下列哪种铸造方法生产铝连杆铸件,铸件晶粒最小?( )
    a、砂型铸造
    b、挤压铸造
    c、熔模铸造
    d、金属型铸造

5、下列哪种铸造方法可以用来生产大型铸件?( )
    a、砂型铸造
    b、金属型铸造
    c、熔模铸造
    d、低压铸造

6、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的大小与( )无关。
    a、生产批量
    b、加工方法
    c、合金品种
    d、铸件尺寸

7、砂型铸造浇注时,朝上的表面缺陷多,其加工余量应比底面和侧面大。

8、造型时,为了起模方便,铸件垂直壁愈高,拔模斜度值愈大。

9、防止铸件交角处粘砂或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制造模型和设计铸件时,壁的连接和转角处都要做出铸造圆角。

10、冷铁一般放置在铸件壁厚过大,需较快凝固或铸件的热节部位。

11、冒口除了在铸件凝固期间进行补缩,还用于调节铸件各部分的冷却速度,因此冒口部位不一定是铸件中最后凝固的部位。

12、可以将冒口设置在铸件重要的或受力较大的部位。

13、铸件上的大平面不利于液态金属的充填,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

14、热裂倾向大的合金也适用于金属型铸造。

15、压铸件不能进行热处理或在高温下工作。

16、铸件的结构斜度是在零件的非加工面上设置的,直接标注在零件图上,且斜度值较小。

17、铸件的起模斜度是在零件的加工面上设置的,在绘制铸造工艺图或模样图时使用,切削加工时将被切除。

18、为了便于起模,铸件内孔拔模斜度值应比外壁大。

第6周:金属压力加工基础、常用的锻造方法

第6周 单元测验

1、加工硬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晶粒破碎细化
    b、位错密度增加
    c、晶粒择优取向
    d、形成纤维组织

2、下面制造齿轮的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是( )
    a、用厚钢板切除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用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用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d、用钢液浇注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3、对同一种金属用不同方式进行压力加工,其中( )时,变形抗力最大
    a、挤压
    b、轧制
    c、拉拔
    d、自由锻造

4、下列工艺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冷拉强化的弹簧丝绳吊装大型零件淬火加热时入炉和出炉
    b、用冷拉强化的弹簧丝做沙发弹簧
    c、室温可以将保险丝拉成细丝而不采取中间退火
    d、铅的铸锭在室温多次轧制成为薄板,中间应进行再结晶退火

5、某种铁合金塑性较差,但又要用压力加工方法成型,此时,以选用( )方法的成型效果最好。
    a、轧制
    b、拉拔
    c、挤压
    d、自由锻造

6、45钢加热后,锻造时呈块状破裂,丧失了可锻性,这是由( )引起的
    a、过热
    b、过烧
    c、热应力
    d、氧化和脱碳

7、下列哪种金属不能通过压力加工方法成型?( )
    a、低碳钢
    b、铜合金
    c、铝合金
    d、可锻铸铁

8、用模锻工序锻造长轴类锻件,不会使用以下哪个工序?( )
    a、拔长
    b、弯曲
    c、镦粗
    d、滚压

9、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金属可锻性的外在因素?( )
    a、变形温度
    b、变形时间
    c、变形速率
    d、应力状态

10、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 )

11、再结晶过程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程。( )

12、金属锻造时,压应力数目越多,金属塑性越好。( )

13、为了简化锻件形状,不予锻出添加的那部分金属称为余量。( )

14、纤维组织很稳定,一般可通过热处理来消除。( )

15、锤上模锻不能锻出通孔。( )

16、在热变形中是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的。( )

17、自由锻是锻造大件的唯一加工方法。( )

18、自由锻不能锻出通孔。( )

19、终锻模膛的作用是使毛坯最后变形到锻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它的形状和尺寸应与锻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

20、为了获得具有好的力学性能的零件,应使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垂直。

21、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方向性,纤维组织越明显,金属在平行纤维方向上塑性和韧性较差。

22、固态金属在室温下的变形称为冷变形。

第7周:板料冲压、焊接工艺基础

第7周 单元测验

1、冲裁件的断面质量主要取决于( )的大小,该区域越大,冲裁件断面质量越好。
    a、圆角带
    b、光亮带
    c、断裂带
    d、毛刺

2、冲裁力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板料材质
    b、板料厚度
    c、冲裁件周边长度
    d、凸凹模间隙

3、对防止拉裂无效的措施是( )
    a、凸凹模间隙要大
    b、凸凹模刃口应做成一定的圆角
    c、多次拉深
    d、敷涂拉深润滑剂

4、下列因素中对拉深系数没有影响的是( )
    a、材料的塑性
    b、毛坯的相对厚度
    c、凸、凹模的圆角半径
    d、拉深件形状

5、焊接时,在被焊工件的结合处产生( ),使两分离的工件连为一体。
    a、机械力
    b、原子间结合力
    c、黏结力
    d、包含其它三项

6、焊接时一般要求对被焊区进行保护,以防止空气的有害影响。如焊接低碳钢时,手工电弧焊( )
    a、采用渣气联合保护
    b、采用渣保护
    c、采用气体保护
    d、采用熔剂保护

7、焊条牌号j422中前两位数字“42”表示焊缝金属的( )
    a、抗拉强度小于等于420mpa
    b、屈服强度小于等于420mpa
    c、抗拉强度大于等于420mpa
    d、屈服强度大于等于420mpa

8、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

9、焊接热影响区中质量相对较好的区域是( )
    a、过热区
    b、正火区
    c、部分相变区
    d、熔合区

10、当焊缝截面上下不对称或受热不均匀时,焊缝因横向收缩上下不均匀,引起( )
    a、收缩变形
    b、弯曲变形
    c、角变形
    d、扭曲变形

11、对多焊缝和长焊缝结构,因焊缝在横截面上的分布不对称,工件易出现( )。
    a、角变形
    b、弯曲变形
    c、收缩变形
    d、扭曲变形

12、分离工序中,凸凹模间隙的大小会影响模具的寿命,间隙越小,摩擦越严重,模具的寿命越低。

13、为了获得良好的冲裁件断面质量,凸凹模间隙越小越好。

14、采用无搭边排样可减少废料,降低成本。

15、为了获得准确的弯曲形状,设计、制造弯曲模时,凸、凹模要比所弯的角度大一回弹角。

16、冲裁模的凸凹模间隙比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小。

17、拉深系数越大,表明拉深件直径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18、弯曲变形时弯曲线应与锻造流线方向垂直。

19、酸性焊条对油、水和铁锈产生的气孔的敏感性较小,故适合焊接重要结构件。

20、一般焊接接头中的熔合区和过热区是两个机械性能较差的区。

21、采用无搭边排样可减少废料,降低成本,且冲裁件尺寸准确。

22、采用直流焊机焊接薄板时,工件应接电源正极,焊条接负极。

23、低碳钢与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时,可按钢接头中强度较高的低合金结构钢来选用相应的焊条。

第8周:常用的焊接方法、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件的结构设计

第8周 单元测验

1、焊接时一般要求对被焊区进行保护,以防止空气的有害影响。如焊接低碳钢时,氩弧焊( )
    a、采用渣气联合保护
    b、采用渣保护
    c、采用气体保护
    d、采用熔剂保护

2、防止铸铁焊接时产生白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缓冷却速度
    b、增加有利于石墨化元素的含量
    c、采用压力焊
    d、采用异质材料焊接

3、埋弧焊不适合以下哪种情况焊接?( )
    a、平焊位置
    b、立焊位置
    c、长直焊缝
    d、大直径环缝

4、焊接时焊速太快、焊件不干净、坡口开得太小等原因易导致( )缺陷产生。
    a、气孔
    b、焊瘤
    c、裂纹
    d、未焊透

5、焊接时焊缝冷却太快、焊件中含c、s、p高等原因易导致( )缺陷产生。
    a、咬边
    b、气孔
    c、裂纹
    d、未焊透

6、以下哪种检验不属于焊接接头外观检查方法( )
    a、磁粉探伤
    b、着色探伤
    c、超声波探伤
    d、荧光探伤

7、焊接时焊条熔化速度太快、电弧过长、电流过大、焊速太慢、运条不当,容易导致( )缺陷产生。
    a、焊瘤
    b、裂纹
    c、咬边
    d、未焊透

8、锅炉、压力容器等结构件焊缝常采用( )接头。
    a、对接
    b、搭接
    c、角接
    d、t形接

9、起重机吊臂、桥梁等桁架结构多常用( )接头。
    a、对接
    b、搭接
    c、角接
    d、t形接

10、汽车车身覆盖件电阻点焊常用( )接头。
    a、对接
    b、搭接
    c、角接
    d、t形接

11、钢质汽车油箱通常采用( )焊接方法。
    a、埋弧焊
    b、氩弧焊
    c、电阻缝焊
    d、电渣焊

12、设计焊接结构时,为了减少焊接缝数量和简化焊接工艺,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工字钢、槽钢和钢管等成型钢材。

13、钎焊不适宜重载机件的焊接。

14、薄板轻型结构有密封要求一般应选用缝焊。

15、为了提高焊接效率,埋弧焊可用于薄板长直焊缝焊接。

16、co2气体保护焊可用于有色金属的焊接,如铝合金焊接。

17、电阻点焊的主要接头形式为搭接,也可采用对接。

18、为了保证焊接接头良好的受力,应优先选用对接接头。

19、搭接接头因两工件不在同一平面,受力时将产生附加弯矩,而且金属消耗量也大,一般应避免采用。

20、高碳钢导热性差,塑性差热影响区淬硬倾向严重,焊接性很差,故一般不用于焊接结构,只用于修补。

21、铸铁进行补焊时,可进行平焊,也可进行立焊。

22、当结构材料的塑性较好时,应着重预防焊接应力。

23、沸腾钢含氧较高,冲击韧度较低,焊接时易产生裂纹,通常只用于一般焊接结构。

24、低碳钢和其他钢种焊接时,可按强度较差的钢种设计焊接工艺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焊接。

第9周: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9周 单元测验

1、减小( )对降低表面粗糙度有利。
    a、前角
    b、主偏角
    c、副偏角
    d、刃倾角

2、容易出现积屑瘤的切削速度为( )。
    a、10 m/min
    b、20~50 m/min
    c、70~130 m/min
    d、140 m/min

3、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 )。
    a、流向已加工面
    b、流向待加工面
    c、流向加工面
    d、沿切削刃的方向流出

4、在切削平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是 ( )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5、切削细长轴时,主偏角通常取( )。
    a、30°
    b、45°
    c、60°
    d、90°

6、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是(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7、积削瘤对切削加工件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加工时,不要求抑制积削瘤的产生
    b、加工铸铁易产生积削瘤
    c、积削瘤会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光滑
    d、工件材料越硬越易产生积削瘤

8、在下述条件中,较易形成带状切屑的是( )。
    a、切削高碳钢时
    b、切削中碳钢时
    c、较大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d、较低的切削速度

9、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为( )。
    a、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b、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c、高的耐热性
    d、a、b和c

10、下列哪种加工的主运动不是刀具的运动?( )
    a、钻孔
    b、铣平面
    c、车外圆
    d、磨外圆

11、高速钢虽然它的韧性比硬质合金高,但并不是现代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

12、机械加工后,工件表面残留面积的大小与刀具角度有关。

13、精加工时一般选用较小的进给量。

14、高速钢刀具只能进行中速切削,而硬质合金刀具可以进行高速切削。

15、精车外圆时一般选择慢的切削速度和小的进给量。

16、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都可以不止一个。

17、粗加工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车刀应取较大的前角。

18、材料的塑性越好,越容易形成积屑瘤。

19、当工件塑性较大、韧性好时,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可以取较小的前角。

20、精加工塑性材料时一般应避免在中温中速下切削。

第10周: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典型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第10周 单元测试

1、磨削硬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的砂轮是( )。
    a、硬度较低
    b、硬度较高
    c、粗粒度
    d、细粒度

2、有色金属的加工不宜采用( )方式。
    a、车削
    b、刨削
    c、铣削
    d、磨削

3、磨削软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的砂轮是( )。
    a、硬度较低
    b、硬度较高
    c、中等硬度
    d、细粒度

4、可以加工外圆表面的机床是( )。
    a、钻床
    b、刨床
    c、磨床
    d、拉床

5、下列哪种加工方法加工平面,可以得到最小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
    a、车削
    b、刨削
    c、铣削
    d、研磨

6、在轴上加工键槽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
    a、车削
    b、铣削
    c、钻销
    d、磨削

7、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 )

8、铣削加工时在没有消除机床间隙机构的情况下,生产中一般选择顺铣。( )

9、加工孔时,切削区在工件内部,排屑及散热条件差,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不易控制。( )

10、端铣的切削过程比周铣时平稳,有利于加工质量的提高。( )

11、拉削加工适用于单件小批零件的生产。( )

12、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

13、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

14、镗孔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上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孔系。( )

15、插齿的生产率低于滚齿而高于铣齿。( )

最新
1261
1442
1541
1122
1346
2515
1539
2527
2342
760
精选
1876
1514
中国大学mooc数据挖掘最新考试答案 928
205
中国大学mooc断层解剖学最新考试答案 503
1512
中国大学mooc商业数据分析最新考试答案 1763
2803
2944
2489
随机推荐
121
1954
2921
1482
1776
2738
2690
1518
1811
298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