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论语》人生课堂作业答案查询-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会计从业答案 6783
第一讲 孔子的相貌气质

第一讲章节测试

1、孔子行教像”出于唐朝画家_______的手笔。
    a、张萱
    b、周昉
    c、吴道子
    d、顾闳中

2、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郑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该句意在说明孔子______
    a、颓败的样子
    b、六神无主的样子
    c、劳累的样子
    d、惧怕的样子

3、《论语·宪问》中,孔子斥责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原壤_________。
    a、四体不勤
    b、为人傲慢
    c、粗鄙无礼
    d、不求甚解

4、《论语·宪问》中,对于“报德”与“报怨”的问题,孔子主张“________”。
    a、以恩报怨
    b、以直报怨
    c、以怨报怨
    d、以德报怨

5、对于贫穷的人,孔子认为最难能可贵的生活状态是_____。
    a、贫而乐观
    b、贫而无谗
    c、贫而无惧
    d、贫而好学

第二讲 孔子的家世渊源

第二讲章节测试

1、孔子,名_______,字仲尼。

2、孔子的曾祖父防叔为躲避“华氏之祸”,举家从宋国迁往________国。

3、《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叔梁纥与颜徵在在_________山祷告而生下孔子。

4、在《论语·子罕》篇中记载,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________。”

5、“士”在商、西周、春秋属于___________阶层。

第三讲 孔子的求学经历

第三讲章节测试

1、“君子之约、童叟无欺”等成语均出于“______”。
    a、孔子师郯子
    b、项橐三难孔夫子
    c、孔子学琴于师襄
    d、孔子问礼老子

2、《三字经》中关于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表述为“昔仲尼,师_____”。
    a、郯子
    b、苌弘
    c、师襄
    d、项橐

3、“孔子师郯子”的故事被绘制成图画,载入《______》中。
    a、圣述图
    b、述圣记碑
    c、邹城述圣孔膳
    d、五礼记碑

4、“二十四孝”中,与郯子有关的是______。
    a、孝感动天
    b、鹿乳奉亲
    c、戏彩娱亲
    d、百里负米

5、孔子曾向鲁国著名音乐家师襄学琴。

6、老子教导孔子“君子盛德,容貌若___”。

7、《道德经》、《周易》、《______》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第四讲 “圣人”的成长之路

第四讲章节测试

1、孔子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守藏室之官。

2、《韶》乐是记录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大型乐舞。

3、“洛邑访学”,孔子分别向老子学礼、向苌弘学乐。

4、在论证学与思的关系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八佾》中,“子入太庙,每事问”,说明孔子常以专家的身份在公共场合对周礼发表意见。

第五讲 孔子重视服饰礼仪

第五讲 章节测试

1、“黄衣,狐裘”,黄色外套配狐狸皮袍是家居待客的服饰。

2、羔羊皮袍和黑色的礼帽是悼唁死者的服饰。

3、孔子往往从服饰出发,衡量历史、品评人物、判断是非。

4、周朝推崇紫色为正统颜色。

5、“君子正其衣冠”强调衣冠的周正是君子的起码礼节和必备条件。

第六讲 孔子的饮食之道

第六讲章节测试

1、孔子吃饭前必像斋戒时一样的祭祀,表达感恩。

2、礼仪是从饮食起源的。

3、臣子分到祭肉后,要在第二天与家人一起吃完。

4、孔子提出,食物没有烹调好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肉切的方向不对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料不吃。

5、阳货馈孔子豚,孔子因对阳货不满拒收了礼品。

6、.按春秋礼仪,别人送来礼物,主人如果不在家,应该亲自登门回谢。

7、宴饮时,客人不放下筷子,主人不能放下筷子,也不能离桌,否则便是失礼。

8、为避免酒后失礼,孔子主张宴席上尽量不要喝酒。

9、陈、蔡两国围困孔子是因为孔子叛国投楚。

10、陈蔡绝粮,孔子依然每日弹奏琴瑟给学生们讲授《诗经》,演习礼仪。

第七讲 孔子的教育智慧

第七讲章节测试

1、“杏坛”是孔子讲学之所,因____树而得名。

2、今日曲阜孔庙之杏坛于_____朝修葺而成。

3、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孔子与诸侯国君等而视之,做孔子传记《_____》。

4、孔子弟子拜师的礼物为腊肉,古称“_____”。

5、孔子的私学有时候学生多,有时候学生少,史称“_________”。

第八讲 孔子弟子的成材路

第八讲 章节测试

1、孔子用耕牛后代亦可成为祭牛来说明________。
    a、出身的重要性
    b、才能重于出身
    c、出身重于体格
    d、体格重于出身

2、最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并灵活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是_____。
    a、老子
    b、孔子
    c、曾子
    d、庄子

3、“因材施教”的概念是______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的。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朱熹

4、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孔子认为曾子________。
    a、愚笨
    b、迟钝
    c、偏激
    d、执拗

5、《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承认自己“以貌取人,失之_____”。
    a、子张
    b、子贡
    c、子羽
    d、子渊

第九讲 孔子的生态理念

谈谈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

1、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伦理认知,表达了“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本周教学内容的主题是孔子的“生态观”,请您结合所学谈谈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对当今社会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第十讲 孔子的音乐观

第十讲 章节测试

1、孔子在_____国听了《韶》乐,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

3、孔子评价《关雎》“______,哀而不伤”。

4、传言《龟山操》《将归操》是_______所做的琴曲。

5、东周时期,乐曲的结尾称为“____”。

2021年6月“《论语》人生课堂”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6月“《论语》人生课堂”期末考试试题

1、最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并灵活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是_____。
    a、老子
    b、孔子
    c、曾子
    d、庄子

2、根据《史记》记载,孔子时代的人因其身高称他为_______。
    a、异人
    b、善人
    c、圣人
    d、长人

3、《论语·乡党》载,孔子与乡人闲谈谦恭寡言,在宗庙议事却能侃侃而谈,说明孔子________。
    a、平易近人
    b、能言善辩
    c、重视礼仪
    d、情感丰富

4、孔子的先人为躲避祸乱由_____国迁往鲁国。
    a、齐
    b、郑
    c、宋
    d、陈

5、“孔母讳墓”意指______。
    a、孔子的母亲避讳土葬
    b、孔子的母亲讳谈丧事
    c、孔子不为父母合葬
    d、孔子的母亲避谈孔父所葬之处

6、大约在孔子六七岁的时候,颜徵在为了更好地教育孔子特意把家搬到了________附近。
    a、陬邑
    b、周公庙
    c、郢城
    d、泗水

7、孔子用耕牛后代亦可成为祭牛来说明________。
    a、出身的重要性
    b、才能的重要性
    c、出身重于体格
    d、体格重于出身

8、孔子认为______尽善尽美。
    a、韶乐
    b、武乐
    c、文王操
    d、幽兰操

9、春秋时期,“委吏”一职是_________。
    a、图书馆员
    b、仓库保管员
    c、刑法专员
    d、公文抄录员

10、《论语·宪问》中,对于“报德”与“报怨”的问题,孔子主张“________”。
    a、以恩报怨
    b、以直报怨
    c、以怨报怨
    d、以德报怨

11、《论语·宪问》中,孔子斥责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原壤_________。
    a、为人傲慢
    b、粗鄙无礼
    c、四体不勤
    d、不求甚解

12、“孔子行教像”出于唐朝画家_______的手笔。
    a、张萱
    b、周昉
    c、吴道子
    d、顾闳中

13、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三圣”为孔子、______、郯子。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庄子

14、“傩”是古代的______。
    a、集市
    b、舞蹈
    c、曲艺形式
    d、敬神仪式

15、孔子认为君子礼服的颜色当为____。
    a、正色
    b、美色
    c、杂色
    d、撞色

16、孔子每食必祭,是一种______行为。
    a、迷信
    b、恐惧
    c、感恩
    d、返祖

17、《论语·乡党》记述,____是孔子特别喜欢的佐餐小菜。
    a、葱
    b、蒜
    c、姜
    d、韭

18、“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该句意为__________,因而孔子从未吃饱过。
    a、丧礼上的食物粗鄙不堪
    b、丧礼上食物量很少
    c、丧礼上出于对逝者的哀痛
    d、丧礼上禁止暴饮暴食

19、孔子主张,人们饮酒应当达到“____”的状态。
    a、沉
    b、湎
    c、酡
    d、酩酊

20、“拾尘惑孔”讲述的是孔子误会________的故事。
    a、颜回
    b、子贡
    c、子张
    d、子由

21、《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承认自己“以貌取人,失之_____”。
    a、子张
    b、子贡
    c、子羽
    d、子渊

22、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孔子与诸侯国君等而视之,做孔子传记《_____》。
    a、孔子世家
    b、孔子祖籍考
    c、孔子家语
    d、孔子传

23、据传“杏坛”是孔子讲学之所,因____树而得名。
    a、杏
    b、银杏
    c、巴旦杏
    d、油杏

24、“君子之约、童叟无欺”的成语出自孔子与_______之间的故事。
    a、苌弘
    b、项橐
    c、师襄子
    d、老子

25、“_____”是卿大夫欣赏并用来祭祀祖先的乐舞。
    a、八佾
    b、六佾
    c、四佾
    d、二佾

26、下列对孔子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从小就干过各种杂活儿累活儿
    b、精通数学,对音乐有着很强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c、长于驾车和射箭,体魄强健
    d、通晓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实用知识

27、孔子教学方式灵活表现在_______。
    a、讨论
    b、用比喻说明道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操练性游戏教学

28、孔子的因材施教表现在___________。
    a、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b、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c、为学生答疑解惑时,没有标准答案
    d、根据学生贫富程度,讲授不同的内容

29、孔子为什么重视音乐教育?
    a、音乐言说着心声
    b、音乐是可以感知的
    c、好的音乐会指引人心向善
    d、在寓教于乐中使人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30、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a、无视
    b、敬慕
    c、疏远
    d、恐惧

31、齐鲁夹谷之会中,孔子痛斥齐国乐舞的原因在于_________。
    a、野人乐舞
    b、乐曲低俗
    c、不符合外交场合的音乐礼仪
    d、提前得知齐国有政治阴谋

32、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________男女可自由交往,“奔者不禁”。
    a、春日
    b、夏日
    c、秋日
    d、冬日

33、孔子提出了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即______。
    a、鱼馁而肉败不食
    b、色恶不食
    c、隔日不食
    d、臭恶不食

34、孔子为什么喜欢《诗经·关雎》篇?
    a、乐而不淫
    b、哀而不伤
    c、描写情爱
    d、节制

35、孔子晚年修订六经,编修了_____、《书》、《礼》、《乐》、《易》、_______等六部典籍,传承了古代文明。
    a、《论语》
    b、《诗经》
    c、《春秋》
    d、《国语》

36、孔子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守藏室之官。

37、《论语·八佾》中,“子入太庙,每事问”,说明孔子常以专家的身份在公共场合对周礼发表意见。

38、论证学与思的关系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黄衣,狐裘”,黄色外套配狐狸皮袍是家居待客的服饰。

40、周朝推崇紫色为正统颜色。

41、阳货馈孔子豚,孔子因对阳货不满拒收了礼品。

42、按春秋礼仪,别人送来礼物,主人如果不在家,应该亲自登门回谢。

43、陈、蔡两国围困孔子是因为孔子叛国投楚。

44、孔子的私学有时候学生多,有时候学生少,史称“三盈三虚”。

45、《风》《雅》《颂》是贵族创作和宗庙祭祀的严肃音乐。

46、《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____》,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7、孔子评价《诗经·关雎》“乐而__________,哀而不伤。”

48、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49、儒生六艺包括礼、_____、射、御、书、数。

50、孔子提倡“兴于_____,立于礼,成于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