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环境伦理学作业答案查询-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地理答案 2343
绪论 绪论测验 1、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伦理学属于以下哪一种知识类型? a、实践性科学 b、创造性科学 c、理论性科学 d、管理性科学 2、伦理相对主义无法解释以下哪一点? a、中国古代女子为什么裹小脚。 b、黑人为什么惨遭奴役。 c、女子曾经没有选举权。 d、道德的进步。 3、“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 a、科学问题。 b、伦理问题。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我国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是? a、《蔡元培讲中国伦理学》 b、《中国伦理学史》 c、《中学修身教科书》 d、《中国伦理学纲要》 5、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生命行为,即营养、欲望与思维,只有人类兼有三种生命行为,不仅具有植物与动物的所有生命行为,还能够( )。 a、生长与繁殖 b、有感觉 c、产生希望与感情 d、理性思考与判断 6、关于科学技术、伦理学和哲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模型等同于自然界本身的简约主义,会导致我们在不充分了解自然的情况下去进行决策,带来严重后果。 b、用机械主义的观点看待自然界,管理环境与荒野,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c、在许多环境问题上,不去依靠科学与技术来解决,仅仅依靠哲学思考与伦理判断是无益的。 d、在运用科学与技术去解决环境问题时,对科学与技术进行哲学反思是无益的。 7、目的论传统对于环境主义者的影响极其深刻,能够解释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与独特性在于其执行特定的功能,对于宗教人士与无神论者都有很大的说服力。1 贫穷作为环境问题 第一章测试 1、根据彼得·辛格的温和的功利主义的论证,富人有义务帮助穷人,缓解穷人的状况,而且在有能力减少“恶”的发生且不( )的情况下,人们是具有相应的义务的。 a、影响总体效用 b、牺牲道德上相当的事物 c、违反平等原则 d、牺牲任何事 2、哈丁认为富人不能援助穷人是因为( )。 a、这样做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标准 b、穷人不值得援助 c、富人的援助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 d、富人没有道德义务援助穷人 3、康德的道义论认为将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是最根本的伦理学责任,你将他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你的最基本的伦理责任;而你自己被别人也当作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这时你便享有了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_。 a、伦理权利 b、道德权利 c、政治权利 d、信仰权利 4、关于阿奎那的目的论的论述,以下错误的是( )。 a、每种创造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 b、上帝是绝对的善 c、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无关 d、自然本身的目的、秩序与和谐都体现了上帝的计划的完善 5、中国环保部在2009年发布第23号公告,规定“自2009年5月17日起,禁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四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请问是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这四种呢?请前往中国环保护网站寻求答案:http://www.mee.gov.cn。 a、滴滴涕 b、氯丹 c、毒杀芬 d、灭蚁灵 e、六氯苯2 环境与经济 环境与经济 测试 1、在法国、德国和荷兰,水污染者都要交污水处理费,这是对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污染者通过付费或收税来让他们承担这种成本。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2、关于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来决定环境公共政策的做法,下列哪一项没有遭受到质疑? a、最终的政策是取得最大效益的政策 b、人类的健康与幸福可以用经济目标来实现 c、人们的信仰可以换算成为经济价值从而得到评价 d、环境目标如清洁空气和水,保护野生资源、野生动物等,会得到市场定价 3、公地悲剧说明,个体行为的理性化可能带来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4、通过支付意愿与依据自由市场来解决环境问题,其效果是长期有效的。 5、可持续发展打破了古典经济学中以市场需求来配置资源的线性模式,关注资源的流通率,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3 人口与消费 人口与消费 单元测试 1、保罗·爱尔里克(paul r. ehrlich)在其1968年的畅销书《人口炸弹》(the population bomb)中提出的观点是( )。 a、工业社会受消费驱动的生活方式是环境破坏的根源 b、人口到达80亿时,将有10亿人挨饿 c、爆炸的人口增长要为日益扩大的环境破坏负责 d、工业化国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更大 2、哲学家理查德·修文(richard sylvan)和瓦尔·普拉姆伍德(val plumwood)运用长途列车上的毒气罐案例证明了( )。 a、我们对未来人的利益无法具体化 b、我们这一代人的核废料存储政策是不正当的 c、故意将注定不幸福的人生下来是不负责任的 d、我们与未来人没有什么关系 3、将人类当做宇宙的核心要素,并且以人类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用人类的价值与经验来阐释实在世界,一切都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观点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人类至上主义 b、人类主义 c、人类中心主义 d、人类核心主义 4、在西方的“心理自我中心主义”(psychological egoism)的传统下,比如在霍布斯的契约论之中,其道德是从利己主义中发展而来的。 5、在某些哲学家看来,可持续发展会认可持续目前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因而会依然鼓励消费行为,从而进一步恶化环境。4 对自然界的义务 对自然界的义务 单元测验 1、认为自然界或许可以具有道德身份的西方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托马斯·阿奎那 c、笛卡尔 d、杰里米·边沁 2、传统哲学中,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被称为moral agent,也即是道德主体。对于那些缺乏理性能力的人,比如说婴幼儿、精神病患者或者处于昏迷状态的人,他们不能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这一类人被称为moral patient,即道德患者。他们不负有责任,但是别人对他们的行为却有道德与否的差别。一般意义上,一位正常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也就是道德主体,对精神病人实施性骚扰,该正常人是否需要承担道德责任? a、需要 b、不需要 c、视情况而定 d、不太清楚 3、中国环保部每年向媒体通报年度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2015年的突发事件中,甘肃陇星锑业有限公司的尾矿库溢流井破裂致尾砂泄漏的事件,造成了甘肃境内太石河、甘肃和陕西境内西汉水、陕西和四川境内嘉陵江部分河段的水体锑浓度超标,按照布赖克斯通的理论,该公司的行为( )。 a、危害了沿途民众对安全的、健康的和可生活的环境所享有的权利 b、危害了沿途民众的生存权 c、违反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d、应该受到沿途居民的公共利益的制约 4、在费因伯格的理论中,具有利益的动物是那些过着有欲求的生活,具有有意识的希望和欲望,或者具有无意识的动机与驱动的那些高等动物,低级动物与树木、物种因为不具备动机、意识、冲动等,因而不具有利益与道德身份。 5、辛格提出,“平等的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平等的或相同的对待或待遇,而是要求平等的考虑”。因此在考虑动物的投票权、生存权、不受虐待的权利时,也应该一视同仁。5 生物中心伦理学 生物中心伦理学 单元测试 1、某样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说一支笔能够写字,它只是我们达到该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该目的本身,我们会表示该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a、物质 b、工具 c、商品 d、功能 2、关于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情感最基本的事实是“我是个要活下去的生命,是众生之一员” b、如果我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存意志,也就能够在自己的感觉与身体中体验到生命意志 c、维持生命,改善生命,培养其能发展的最大的价值,是生命之善 d、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抑生命之发展,是生命之恶 3、当代哲学家罗伯特·古汀(robert e. goodin )在《绿色政治论》(green political theory)一书中区分了三种价值理论,分别是:( )。 a、“新古典福利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b、“李嘉图”式的价值理论 c、“绿色”价值理论 d、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4、保罗·泰勒(paul taylor)的生物中心理论的主要信条有: ( )。 a、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个成员 b、人类和其他物种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体系,每一种生物的生存和福利的损益不仅决定于其环境的物理条件,而且决定于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c、所有的生物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teleological centers of life),每一种生物都以其自己的方式追寻其自身的“善” d、人类并非天生就优于其他生命 5、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就在于认识到自然有自己的善,这个善并不依赖于自然对我们具有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甚至宗教价值等。6 荒野、生态学与伦理学 荒野、生态学与伦理学单元测试 1、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该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a、黄石公园 b、大峡谷公园 c、约塞美蒂公园 d、大雾山公园 2、在《圣经》体系关于荒野的描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荒野是上帝考察人类之忠诚的场所 b、人在荒野中可能会变成野兽,供撒旦役使 c、荒野布满荆棘 d、荒野是“希望之乡” 3、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_____________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a、无机物 b、植物 c、动物 d、有机体 4、西方文明中关于荒野的三种理想是( )。 a、国家公园模式 b、清教徒模式 c、浪漫主义模式 d、《圣经》模式 5、英国的大气学家拉伍洛克以及美国的生物学家林·马古利斯提出了盖娅假说,认为整个地球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关于该假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也有一个自控制系统能够维持自身的平衡 b、地球由混沌所生 c、生物调节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生物的生存 d、该假说遭到环境运动与绿党运动的批判7 大地伦理 大地伦理测试 1、以下哪个群体会反对将灰狼重新引入黄石公园? a、观狼者 b、农场主联盟 c、环境保护主义人士 d、生态学家 2、利奥波德对掠食者的态度的变化,影响了美国公众在此问题上的观点,他在早期对待野生动物物种的观点中,以下错误的是( )。 a、一种能够带来收成的资源,应当得到管理 b、某些大型食肉动物危害庄稼,应该被消灭 c、消灭大型食肉动物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 d、有害动物对人类构成威胁 3、土地伦理所遭受的两个质疑主要来源于( )。 a、整体权利得到保护 b、自然主义谬误 c、整体主义价值观 d、个体权利受到重视 4、土地伦理的基本内容在于,当某事物倾向于保护整体性、稳定性及生物群体之美时,它就是善。 5、在卡里科特对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进行辩护时,他认为生态学与经典的西方科学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在生态学中生物之间的“联系”优先于生物的本体论地位。8 深生态学 深生态学单元测验 1、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份全球问题研究报告《_____________》,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地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 a、增长的上限 b、增长的极限 c、增长的界限 d、增长的限制 2、关于浅生态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其思想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 b、浅生态学认为保护资源与环境本质上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 c、浅生态学毫无保留地赞成经济的增长 d、只有将人和社会融入自然,才能解决生态危机 3、深生态学的两条最高准则是:( )。 a、生物中心主义原则 b、手段简单原则 c、自我实现原则 d、生态中心平等主义原则 4、挪威著名哲学家阿恩·奈斯提出,以人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属于深生态学和深生态运动。 5、在深生态学看来,要从根本上化解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制度保障在于要彻底变革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工业文明制度。9 环境正义与社会生态学 环境正义与社会生态学 单元测试 1、印度北部山区的妇女反对砍伐森林,她们抱住树木,阻止砍伐活动的运动被称作( ),该运动在全球产生较大影响。 a、邻避运动 b、chipko 运动 c、草根运动 d、荒野运动 2、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1930-2014)将______________与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生存权联系起来,认为若没有它,其他权利都将无法实现。 a、财产权 b、民主权 c、平等权 d、选举权 3、洛克在论证财产权的起源时,提到过劳动的重要性,当人们结合自己的劳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就形成了私有财产;但是洛克在原始财产的获得中施加了另一个限制条件,该条件是( )。 a、当人们利用劳动去获取私有财产时,应当不限制其他人的自由 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大自然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物品 c、人对自己的劳动所得物不具有支配权 d、人们可以发挥最大潜能利用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生活必需品,不必考虑为别人留下自己不必要的必需品 4、据南京大学朱力与龙永红的研究,中国的环境正义问题主要集中于分配正义的层面,是由我国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失衡带来的问题。 5、深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二者对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都认为人是自然过程的“必然的、有目的的参与者”。10 哲学走向荒野 哲学走向荒野 单元测试 1、人类面对自然的聚散变化、盛衰荣枯而产生的种种情感,如惊叹、赞美、陶醉等,说明了自然具有( )。 a、经济价值 b、消遣价值 c、科学价值 d、宗教价值 2、罗尔斯顿认为包括荒野在内的自然界,其孕育生命的过程所体现的是一种“系统性价值”,它倾向于维持整个_____________的稳定和持续进化的能力,而非其中某一个体或种群的特殊利益。 a、生态平衡 b、生态环境 c、生态系统 d、生态模型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所质疑的两种自然观是( )。 a、自然与文化互补的自然观 b、基于近代物理学的理解的自然观 c、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d、基于进化论的自然观 4、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的价值可以表现为十个方面,其中“生命支撑价值”是指地球的生态系统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创造了适宜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5、因而人类走向荒野体验自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认识自然,更是为了认清自己和塑造自己,重新激发出我们生命的韧性。11 如何走向荒野 如何走向荒野 单元测验 1、下列哪种植物的树叶是二回羽状复叶? a、槐树 b、合欢 c、七叶树 d、紫荆 2、美国最著名且最长的步道为( )。 a、奔宁之路(pennine way) b、库斯莱登路线(kungsleden) c、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appalachian trail) d、太平洋山脊国家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 3、2010年,由中国登山协会制定的《国家登山步道标准》出台,该标准将步道类型依据用途和难度级别分为三种,即山野步道、_________________、亲子步道。 a、探险步道 b、休闲步道 c、海滨步道 d、湿地步道 4、城市规划实践已经表明,当人们审慎地进行规划之时,自然生态系统每年可以为人类提供数万亿元的免费____________,比如防洪和水净化。 a、生态回报 b、生态服务 c、生态反馈 d、生态效益 5、以下哪些特征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一棵植物? a、.叶 b、花 c、果实 d、芽 e、枝干环境伦理学期末试卷 环境伦理学期末试卷 1、城市规划实践已经表明,当人们审慎地进行规划之时,自然生态系统每年可以为人类提供数万亿元的免费____________,比如防洪和水净化。 a、生态服务 b、生态回报 c、生态反馈 d、生态效益 2、深生态学理论是建立在两条最高准则的基础上的,即自我实现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a、生态环境平衡主义 b、生态中心平衡主义 c、生态中心平等主义 d、生态环境平等主义 3、认为“人只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可分,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的, 是哪个伦理观? a、动物权利主义环境伦理观 b、生物中心伦理观 c、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 d、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4、1962年,雷切尔·卡逊出版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一书,披露了化学工业界可能造成的环境伤害。 a、寂静的春天 b、寂静的夏天 c、寂静的秋天 d、寂静的冬天 5、公地悲剧的理论表明,在不尊重生态规律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不仅是不科学的,更是一个_____________问题。 a、道德 b、发展 c、方向 d、伦理 6、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1930-2014)将______________与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生存权联系起来,认为若没有它,其他权利都将无法实现。 a、财产权 b、民主权 c、平等权 d、选举权 7、在思考未来人口问题时,女性主义哲学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认为,理解他人的现状,尽可能地感受他人的感受是道德的重要环节,依据她的分析,______________可以成为我们论证对后代义务的基础。 a、关怀 b、关注 c、关心 d、关切 8、“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 a、科学问题 b、伦理问题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9、施韦泽的伦理学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生命之善在于维持生命,改善生命,培养其能发展的最大的价值;而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抑生命之发展则是生命之恶。 a、敬畏生命 b、尊重生命 c、感受生命 d、仰望生命 10、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份全球问题研究报告《_____________》,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地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 a、增长的上限 b、增长的极限 c、增长的界限 d、增长的边界 11、康德的道义论认为将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是最根本的伦理学责任,你将他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你的最基本的伦理责任;而你自己被别人也当作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这时你便享有了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_。 a、伦理权利 b、政治权利 c、信仰权利 d、生命权利 12、功利主义又称为效益主义,提倡追求“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学、公共政策与政府立法方面也具有很大影响。 a、最大幸福 b、最大功率 c、最大流动 d、最大效率 13、边沁与辛格都主张,只要某动物能够感受痛苦,该动物就具有____________身份,值得道德关怀。 a、人格 b、道德 c、自由 d、社会 14、哈丁认为,当全球的资源进行共享,而穷国又不控制人口时,公地悲剧将是( )。 a、无法察觉的 b、可能的 c、不可避免的 d、有益的 15、“环境伦理是一个人道德境界的新的试金石。”这一命题是谁提出來的? a、阿伦·奈斯 b、奥尔多·利奥波德 c、辛格 d、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16、2010年,由中国登山协会制定的《国家登山步道标准》出台,该标准将步道类型依据用途和难度级别分为三种,即山野步道、_________________、亲子步道。 a、探险步道 b、休闲步道 c、.海滨步道 d、.湿地步道 17、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中最著名的大地金字塔模型是 人利奥波德提出的。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8、环境伦理学既然是研究发生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道德现象的科学,而人、社会、自然三者各自的内部运动规律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具有了 。 a、复杂性和综合性 b、复杂性和广泛性 c、广泛性和综合性 d、.综合性和层次性 19、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herman daly)区分了经济的发展(development)与增长(growth),认为___________意味着“扩张或者实现潜力;逐步达到完满、壮大或者完善的状态。” a、增长 b、变大 c、发展 d、建设 20、我国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是? a、《蔡元培讲中国伦理学》 b、《中国伦理学史》 c、《中学修身教科书》 d、《中国伦理学大纲》 21、自然的_____________问题是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关注的焦点之一。 a、净化 b、价值 c、代谢 d、平衡 22、“只有具备理性的存在物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属于哪个观点? a、生物中心论 b、人类中心论 c、生态中心论 d、生态协调论 23、康德要求将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成为最根本的伦理学责任,这一被建立起来的原则被称为绝对责任或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绝对服从 b、绝对正义 c、绝对命令 d、绝对主义 24、文化生态女权主义有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关怀伦理,其二是女性精神运动,后者指的是通过复兴古代的自然女神宗教,激发人们尊崇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a、女性 b、自然界 c、生命至上 d、宗教 25、下列中国古代思想所表达的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天人合一 b、道法自然 c、人定胜天 d、顺天致性 26、关于环境实用主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的价值立场在环境政策的诉求上可能往往是一致的 b、理论的争论正在妨碍环境运动达到政策共识的能力 c、环境伦理学应该转向解决紧迫而重要的公共争论 d、在寻求共同的行动时,应该先解决价值体系或世界观的争端 27、在西方传统中,土地一直具有强烈的经济色彩。从洛克开始,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甚至是卡尔·马克思都认为劳动从土地上创造出价值,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则要求人们从对待自然的经济价值取向中转向___________取向,摆脱经济取向的片面与狭隘。 a、社会 b、经济 c、政治 d、生态 28、彼得·温茨在1988年出版了《环境正义论》一书,他将环境正义定义为,稀缺物资的分配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份额,在承担责任时也与其分配相匹配;这里的稀缺物资可能是指洁净的空气与水、安全的能源等,是一种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 a、分配均衡 b、分配平等 c、分配自由 d、分配正义 29、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 c、考虑整体利益,利己、利他、利自然 d、提倡绿色消费 e、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做环境保护的实践者 30、环境道德是一种保护环境和保护地球的道德,其核心思想是关心他人,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 31、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进化来看待自然,可以发现,地球作为一高级的自组织结构形式是有其内在的价值的。 32、将人类当做宇宙的核心要素,并且以人类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用人类的价值与经验来阐释实在世界,一切都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观点被称为人类主义。 33、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美国的优胜美地公园,该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34、生态城市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35、“人类生境"是"人类生活发展环境"的简称。 36、某样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说一支笔能够写字,它只是我们达到该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该目的本身,我们会表示该物体具有商品价值。 37、环境正义原则有两种形式,即分配的环境正义和参与的环境正义。 38、对地球生态系统中任何部分的破坏一旦超出其忍受值,便会环环相扣,危及整个地球生态,并最终祸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 39、罗尔斯顿认为包括荒野在内的自然界,其孕育生命的过程所体现的是一种“系统性价值”,它倾向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进化的能力,而非其中某一个体或种群的特殊利益。 40、“认为一个行为的对或错,不是完全决定于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或目的,而是取决于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强调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正当的、合乎道理的。”这是道义论的观点。 4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是有益的,因此现在的一切环境问题都可以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 42、土地伦理的基本内容在于,当某事物倾向于保护整体性、稳定性及生物群体之美时,它就是善。 43、环境伦理学构成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①必须承认某些非人类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②必须主张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不仅限于那些拥有意识的存在物。 44、人类生境系统主要由有机生命系统和社会物化系统构成。 45、伦理相对主义认为伦理价值与伦理判断只是一种个人意见或感觉,不存在客观普遍的伦理价值。 46、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来自人统治人的思想。 47、深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福祉。 48、居民为了保护自身生活环境免受具有负面效应的公共或工业设施干扰,而发起的社会反抗行为被称为邻避运动。 49、彼得·辛格指出,人类将自己的肉食的利益凌驾于动物的生存利益之上,犯了种族歧视主义的错误。 50、辛格所认可的strong version的救助原则,要求人们对穷人给予援助,直到达到边际效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