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2024欧洲杯竞猜官方平台

保险题库 3725
第1讲 植物生理学导论与植物细胞生理

1.1 植物生理学导论(a、b)随堂测验

1、谁被认为是现代植物生理学的二位主要创始人。
    a、j.b.van helmont和j.woodward
    b、j.sachs和w.pfeffer
    c、s.hales和n.t.de saussure
    d、o.r.hoagland和d.arnon

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细胞生理
    b、代谢生理
    c、生长发育生理
    d、环境生理

3、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是钱崇澍。

4、“南罗北汤”是两位著名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他们是上海的 和北京的 。

1.2.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b)随堂测验

1、膜脂的流动性越小,膜的结构愈稳定,它的抵抗低温伤害的能力愈强。

2、迄今为止,流动镶嵌模型是最接近于膜的真实情况的一种假说,因为它对膜结构功能的多样性解释得最多,也最合理。

3、膜脂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抗冻性成负相关。

1.2.2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b)随堂测验

1、细胞胞间信号也成称为()。
    a、第二信使
    b、第一信使
    c、次级信使
    d、第三信使

2、细胞内信号包括哪些?
    a、钙信号系统
    b、肌醇磷酸系统
    c、环腺苷酸信号系统
    d、g蛋白

3、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是细胞内普遍存在、共价修饰的生理调节方式。

4、目前发现的光受体有 、 和

第2讲 生命之源——植物水分生理

2.1 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a、b)随堂测验

1、一般绿色植物的含水量为
    a、﹤60%
    b、70%-90%
    c、﹥60%
    d、50%

2、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越高
    a、代谢越弱,抗性越强
    b、代谢越强,抗性越强
    c、代谢越强,抗性越弱
    d、代谢越弱,抗性越弱

3、下列有关束缚水正确的是
    a、可自由移动
    b、任何温度下可能蒸发
    c、可作溶剂
    d、不参与代谢活动

4、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是
    a、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b、有机物合成原料
    c、溶剂
    d、代谢介质

2.2 植物体内水分运动的自由能 (b)随堂测验

1、纯水的水势等于
    a、1
    b、-1
    c、0
    d、﹥0

2、溶液的水势与溶液的浓度成
    a、反比
    b、正比
    c、无关
    d、不能确定

3、水分总是由高水势流向低水势

2.3 植物细胞的吸水(b)随堂测验

1、下列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的组织或器官是
    a、成熟组织
    b、风干种子
    c、根毛
    d、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

2、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其水势组成为
    a、ψm ψp
    b、ψs ψp
    c、ψs ψm
    d、ψs ψp-ψm

3、一植物细胞的ψw = -0.3 mpa,ψp = 0.1 mpa,将该细胞放入ψs = - 0.6 mpa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细胞的
    a、ψp变大
    b、ψp不变
    c、ψp变小
    d、ψw = -0.45mpa

4、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吸水达到平衡时该细胞的
    a、ψw = ψs
    b、ψw = ψp
    c、ψw = ψm
    d、ψs = -ψp

2.4 水在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循环(a、b)随堂测验

1、表现根系主动吸水的证据有
    a、萎焉现象
    b、露水现象
    c、伤流现象
    d、蒸腾作用

2、在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大气湿度大的条件下,常可见到谷类作物幼苗的叶尖有水珠溢出,这种现象称为
    a、伤流
    b、吐水
    c、露水
    d、雨水

3、叶片细胞在水势很低的大气中,会强烈蒸腾失水,但是没有引起质壁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压力势的变化是
    a、由负值→正值
    b、由正值→负值
    c、不变
    d、等于0

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在
    a、分生区
    b、根毛区
    c、伸长区
    d、老根

5、干燥种子中细胞水势主要由渗透势决定。

6、干燥种子中细胞水势主要由与衬质势决定。

7、水稻栽培中,常将移植后吐水的产生作为回青的标志。

2.5 气孔运动机理(b)随堂测验

1、单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呈
    a、肾型
    b、哑铃型
    c、星型
    d、球型

2、薄壁细胞中的大量水分流入保卫细胞通常会导致气孔
    a、关闭
    b、张开
    c、没有影响
    d、不确定

3、发生“初干”现象时,植物细胞的压力势为
    a、正值
    b、负值
    c、0
    d、不确定

2.6 怎样利用水分生理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风和日丽的情况下,植物叶片在早晨、中午和傍晚的水势变化趋势是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低→高
    d、高→高→低

2、以种子作为收获器官的植物,其水分临界期为
    a、生殖器官形成和发育时期
    b、营养器官形成和发育时期
    c、发芽期
    d、老熟期

3、要做到合理灌溉,需要
    a、看人
    b、看天
    c、看地
    d、看植物

第3讲 生命所需元素——矿质营养

3.1 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矿质营养的重要意义(a、b)随堂测验

1、植物体内含有的元素有多少种
    a、60多种
    b、70多种
    c、109种
    d、80多种

2、植物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盐的 、 和 以及矿质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2 植物必需元素及确定必需元素的原则(b)随堂测验

1、判断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有
    a、3条
    b、4条
    c、2条
    d、5条

2、植物的必需元素有
    a、17种
    b、18种
    c、19种
    d、20种

3、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
    a、19种
    b、16种
    c、14种
    d、13种

4、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被称为 。

5、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3.3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b)随堂测验

1、阴阳离子都容易被吸收的盐类被称为
    a、生理酸性盐
    b、生理碱性盐
    c、生理中性盐
    d、不能确定

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有
    a、选择性
    b、积累作用
    c、需要代谢能
    d、有基因型差异

3、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主动吸收为主。

4、阳离子容易被吸收的盐类被称为 。

5、阴离子容易被吸收的盐类被称为 。

3.4 给植物诊断——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a、b)随堂测验

1、钾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存在状态为
    a、有机态
    b、离子态
    c、分子态
    d、螯合态

2、华北地区果树易得的“小叶病”是因缺乏什么元素?
    a、铁
    b、锌
    c、铜
    d、钙

3、植物的叶尖处积累过量脲而出现黄化坏死现象是因缺乏什么元素?
    a、铁
    b、铜
    c、镍
    d、锌

4、常见的氮肥种类有
    a、铵态氮
    b、硝态氮
    c、有机态氮
    d、氮气

5、植物缺素的综合诊断包括
    a、化学分析诊断法
    b、加入诊断法
    c、病症诊断法
    d、经验判断法

6、氮对植物生活具有巨大作用,被称为 。

3.5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机理(b)随堂测验

1、胞内可扩散正离子与负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胞外可扩散正离子与负离子浓度的乘积。

2、根系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

3、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三种: 、 和 。

3.6 怎样利用矿质营养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烟草、马铃薯生长需要较多的什么元素。
    a、钾
    b、铁
    c、锰
    d、锌

2、水稻生长需硅较多。

3、油菜需硼较多。

第4讲 衣食住行之本——植物的光合作用

4.1 衣食住行之本——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a、b)随堂测验

1、光合作用反应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2、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a、光能
    b、化学能
    c、电能
    d、机械能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有机物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6、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同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被称为 。

4.2 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及其结构(a、b)随堂测验

1、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占基质总蛋白的
    a、1/3
    b、1/2
    c、1/4
    d、1/5

2、由两层单位膜组成,包括
    a、外膜
    b、内膜
    c、中膜
    d、类囊体膜

3、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包括
    a、被膜
    b、基质
    c、类囊体
    d、脊

4、一个叶肉细胞中约有10至数百个叶绿体,其长3~ 7μm,厚2~3μm。

5、叶绿体在细胞中可随原生质环流运动,但不能随光照的方向和强度而运动。

6、叶绿体的被膜上无叶绿素。

4.3 植物绿色之源——叶绿体色素及其光学和化学性质(a、b)随堂测验

1、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通常为
    a、1:1
    b、2:1
    c、3:1
    d、5:1

2、胡萝卜素/叶黄素的比值通常为
    a、1:1
    b、1:2
    c、1:3
    d、2:1

3、叶绿素最强的吸光区有
    a、2个
    b、3个
    c、1个
    d、4个

4、叶绿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所以叶绿素的溶液呈绿色。

5、叶绿素的提取液,在透射光下 ,而在反射光下 。

4.4 光合作用机理——原初反应(b)随堂测验

1、反应中心色素包括
    a、p700
    b、p680
    c、p690
    d、p710

2、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

3、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被称为 。

4、根据功能可将叶绿体色素分为 和 。

4.5 光合作用机理——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b)随堂测验

1、非环式电子传递,每传递4个电子,分解多少分子水,释放多少个氧分子。
    a、1分子水、2个氧分子
    b、2分子水、1个氧分子
    c、4分子水、1个氧分子
    d、2分子水、2个氧分子

2、光合电子传递包括
    a、环式电子传递
    b、非环式电子传递
    c、假环式电子传递
    d、直线电子传递

3、在远红光(波长大于685nm)条件下,如补充红光(波长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的总和还要大,这种现象叫做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下有氢受体存在时,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称为 。

第5讲 衣食住行之本——植物的光合作用(续)

5.1 光合作用机理——碳同化(b)随堂测验

1、c3途径的各反应在什么部位进行的?
    a、叶绿体间质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膜
    d、细胞浆

2、碳同化包括三种类型
    a、c3途径
    b、c4途径
    c、cam途径
    d、糖酵解途径

3、c3途径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a、羧化阶段
    b、还原阶段
    c、再生阶段
    d、羟化阶段

4、rubisco是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酶,具有双重功能,既能使rubp与co2起羧化反应,推动c3循环;又能使rubp与氧起加氧反应,引起c2循环。

5、c4植物叶肉细胞(mc)中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6、c3植物的叶片具有kranz结构(花环结构)。

5.2 光合作用机理——碳同化(续)(b)随堂测验

1、cam植物可分为
    a、专性cam植物
    b、兼性cam植物
    c、异性cam植物
    d、共性cam植物

2、cam植物的气孔主要在夜间开放, 吸收二氧化碳。

3、cam途径又称为景天酸代谢途径。

5.3 光呼吸的生化途径及生理意义(b)随堂测验

1、光呼吸在 与 中吸收氧气。
    a、线粒体
    b、叶绿体
    c、过氧化体
    d、内质网

2、植物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氧气,氧化乙醇酸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 。

3、光呼吸在 中放出二氧化碳。

5.4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a、b)随堂测验

1、在光补偿点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数值
    a、不等
    b、相等
    c、都等于0
    d、都为负数

2、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叶腹面的光合速率要高于叶背面。

3、c4植物的光饱和点高于c3植物。

4、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大于合成,因而夏天绿叶蔬菜存放不到一天就变黄;相反,温度较低时,叶绿素解体慢,这也是低温保鲜的原因之一。

5、光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包括 与 两个方面。

6、随着光强的升高,光合速率升高。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 。

5.5 怎样利用光合作用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有
    a、燃料乙醇
    b、石油
    c、天然气
    d、煤炭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a、植物纤维
    b、石油
    c、天然气
    d、页岩气

3、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
    a、延长光合时间
    b、增加光合面积
    c、提高光合效率
    d、缩短光合时间

4、通过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可获得人类生存必需
    a、能源
    b、氧气
    c、食物
    d、水

5、通过轮、间、套种,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可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6、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第6讲 能量供应站——植物的呼吸作用、近水楼台先得月——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

6.1.1 能量供应站——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及生理意义(a、b)随堂测验

1、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是有哪位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来的。
    a、罗宗络
    b、汤佩松
    c、娄成后
    d、李纪侗

2、植物呼吸作用的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
    a、呼吸化学途径的多样性
    b、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
    c、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
    d、呼吸系统多样性

3、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植物呼吸作用的抗氰支路对氰化物不敏感。

6.1.2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b)随堂测验

1、下列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的有。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无花果

2、下列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有。
    a、西瓜
    b、苹果
    c、无花果
    d、香蕉

3、下列哪些果实属于非跃变型果实。
    a、黄瓜
    b、杨梅
    c、菠萝
    d、葡萄

4、co2浓度高达1-10%时,植物的呼吸速率明显降低,10%以上可使植物中毒死亡。

6.1.3 怎样利用呼吸作用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推迟呼吸跃变产生时间的措施有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控制气体成分
    d、增加氧含量

2、植株呼吸作用发生障碍,植株生长不良。

3、将土豆丝浸泡在水中,不能抑制其变褐。

4、制红茶时,通过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使茶叶中的酚类氧化并聚合成红褐色的色素。

5、制绿茶时,把采下的茶叶立即焙炒杀青,破坏多酚氧化酶,可保持茶色翠绿和清香。

6.2.1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系统、运输的形式、方向和速率(b)随堂测验

1、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葡糖糖
    b、蔗糖
    c、果糖
    d、磷酸丙糖

2、有机物质运输的方向是
    a、由源到库
    b、由库到库
    c、由源到源
    d、由库到源

3、有机物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是纵向双向运输;同时还存在横向运输。

4、转移细胞是指在共质体与质外体的交替运输过程中,起运输过渡作用的一种特化的细胞。

6.2.2 同化物的运输机理(b)随堂测验

1、解释有机物质运输机制的假说有
    a、收缩蛋白学说
    b、细胞质泵动学说
    c、压力流动学说
    d、化学渗透学说

2、压力流动不能解释同一筛管中有机物的双向运输。

6.2.3 “源”“库”的相互关系和同化物的分配规律(a、b)随堂测验

1、制造和输出同化物的组织或器官是
    a、代谢库
    b、代谢源
    c、钙库
    d、水库

2、同化物分配的特点是
    a、从源到库
    b、优先分配给生长中心
    c、就近供应,同侧运输
    d、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

3、源、库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而言的,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4、消耗或贮藏同化物养料的器官是指

第7讲 “四两拨千斤” ——植物生长物质

7.1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类型及重要性(a、b)随堂测验

1、植物生长物质包括
    a、植物激素
    b、动物激素
    c、激动素
    d、植物生长调节剂

2、除5大类传统的植物激素外,还有哪些新发现的植物激素
    a、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
    b、茉莉素类
    c、水杨酸类
    d、独脚金内酯类

3、生长调节剂包括
    a、生长促进剂
    b、生长延缓剂
    c、生长抑制剂
    d、吲哚乙酸

4、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是传统的五大类植物激素

5、iaa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iaa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逆向向上运输。

6、长日条件下,甲羟戊酸(甲瓦龙酸)主要合成为赤霉素。

7、短日条件下,甲羟戊酸(甲瓦龙酸)主要合成为脱落酸。

7.2 植物生长物质的测定方法(b)随堂测验

1、植物激素的测定方法受其以下特性的显著影响
    a、浓度极低;
    b、种类多,且具有自由态、结合态等不同手性差异;
    c、易被光解、热解、氧化;
    d、具有特异时空分布特性。

2、植物激素的测定方法包括
    a、生物鉴定法
    b、色谱法
    c、免疫分析法
    d、生物传感器法

3、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的介质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测定。如: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等。

7.3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b)随堂测验

1、乙烯的三重效应是指
    a、乙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
    b、促进上胚轴的加粗生长
    c、增强上胚轴的负向地性
    d、使上胚轴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

2、脱落酸又称为“应激激素”或“胁迫激素”。

3、植物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芽>茎

4、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5、生长素可促进黄瓜多开雌花。

6、代替低温和长日照,促进冬性长日照植物开花。

7、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中产生的ga,通过胚乳扩散到糊粉层细胞,诱导α—淀粉酶的形成。

7.4 怎样利用植物生长物质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植物生长物质促进玫瑰插条生根。

2、植物生长物质可用于棉花脱叶和枣果采摘

3、乙烯可促进橡胶树排胶和菠萝开花。

4、萘乙酸甲酯不能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延长休眠时间

第8讲 生长的秘密——植物生长生理

8.1 植物种子的萌发生理(a、b)随堂测验

1、下列有关种子吸水量正确的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淀粉=脂肪

2、达到发芽标准时
    a、胚根长度与种子等长
    b、胚芽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
    c、胚根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
    d、胚芽长度与种子等长

3、种子深休眠的原因有
    a、种皮限制
    b、种子胚生理上未完成后熟
    c、种子胚形态发育未完全
    d、抑制物质的存在

4、种子萌发的适宜外界条件是
    a、足够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氧气
    d、喜光种子喜光,喜暗种子喜暗

8.2 植物的生长规律及周期性(a、b)随堂测验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表现为
    a、生长大周期
    b、季节周期性
    c、昼夜周期性
    d、光周期

2、植物的生长通常表现为
    a、夏季以白天生长较快,晚上生长较慢;
    b、夏季以夜间生长较快,白天生长较慢;
    c、冬季则以白天生长较快,夜间生长较慢。
    d、冬季则以晚上生长较快,白天生长较慢。

3、一般来说,植株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成s型曲线。

4、一年或多年生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随着季节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叫季节周期性

8.3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与极性(a、b)随堂测验

1、下列有关根冠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缺水时, r/t↓ ;水分充足时, r/t ↑
    b、土壤缺水时, r/t ↑ ;水分充足时, r/t ↓
    c、土壤缺水时, r/t 不变 ;水分充足时, r/t ↓
    d、土壤缺水时, r/t ↑ ;水分充足时, r/t 不变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包括
    a、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b、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
    c、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d、花与果实的相关性

3、下列属于生殖器官生长抑制营养器官生长的现象是
    a、主根抑制侧根的生长
    b、“竹子开花—死亡”
    c、顶芽抑制侧芽的萌发
    d、果树的大小年现象

4、将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再生出根和芽,不管是正挂还是倒挂,总是在形态学上端长芽、形态学下端长根。

8.4 植物的光形态建成(b)随堂测验

1、业已知道影响光形态发生的光受体有
    a、光敏素
    b、隐花色素
    c、uv-b光受体
    d、原叶绿素酸酯a

2、光敏素包括
    a、红光吸收型(pr型)
    b、远红光吸收型(pfr型)
    c、蓝光吸收型
    d、紫外光吸收型

3、光对植物形态发育的控制称为光形态建成。

4、光稳定平衡(φ)是光的波长的函数。在饱和红光下,φ=0.86。

8.5 植物的运动(b)随堂测验

1、植物的向光性包括
    a、正向光性
    b、负向光性
    c、横向光性
    d、斜向光性

2、植物的向重力性包括
    a、正向地性
    b、负向地性
    c、横向地性
    d、斜向地性

3、感性运动是由没有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运动。包括生长性运动和膨胀性运动。

8.6 怎样利用植物生长生理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植物的生理活动对外界周期性温度变化规律的适应性叫生长的温周期现象。

2、光范型作用指光照条件对植物的高矮、株型、叶片大小、颜色以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3、蓝光有利于植物体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红光有利于植物体合成碳水化合物。

第9讲 花背后的故事——植物的成花生理与生殖生理、成熟与衰老相随相伴——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9.1.1 低温的作用——植物开花与春化作用(a、b)随堂测验

1、最有效的春化温度是
    a、-1℃~2℃
    b、1℃~7℃
    c、8℃~10℃
    d、20℃~40℃

2、去春化的有效温度一般为
    a、1℃~7℃
    b、25℃~40℃
    c、-2℃~0℃
    d、10℃~20℃

3、根据春化作用的温度和所需时间的不同可将冬小麦分为
    a、冬性冬小麦
    b、春性冬小麦
    c、半冬性冬小麦
    d、夏麦

4、依植物春化作用的时期不同,需春化作用的植物分为

9.1.2 日照长短的效应——植物开花与光周期(a、b)随堂测验

1、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的最长暗期长度被称为
    a、临界日长
    b、临界夜长
    c、标准日长
    d、标准夜长

2、下列哪些植物属于长日植物。
    a、天仙子
    b、菊花
    c、萝卜
    d、莴苣

3、下列哪些植物属于短日植物
    a、白菜
    b、玉米
    c、莴苣
    d、大豆

4、下列哪些植物属于日中性植物。
    a、番茄
    b、黄瓜
    c、茄子
    d、辣椒

5、1920年,美国农业部的两位育种学家w.w.garner和h.a.allard在研究烟草时提出了光周期现象。

9.1.3 花器官形成的abc模型(b)随堂测验

1、花的四轮结构包括
    a、雄蕊
    b、雌蕊
    c、花瓣
    d、花萼

2、meyerowitz和bowman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和金鱼草中影响花器官形成的同源异型基因进行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后,提出了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3、花萼、花瓣、雄蕊和心皮分别由a、ab、bc和c组基因决定

9.1.4 怎样利用植物成花生理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春小麦进行春化处理可提前几天成熟?
    a、1~2
    b、3~4
    c、5~10
    d、10~15

2、短日植物,南种北引,应引种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迟熟品种
    d、中熟品种

3、短日植物,北种南引,应引种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d、中早熟品种

4、长日植物,南种北引,应引种
    a、早熟品种
    b、迟熟品种
    c、中熟品种
    d、中早熟品种

5、短日植物北育南繁可加快世代繁殖;长日植物南育北繁也可加快世代繁殖。

9.2.1 种子的发育与成熟(b)随堂测验

1、被子植物授粉以后,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2、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大豆蛋白质的形成,而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大豆油脂的合成。

9.2.2 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b)随堂测验

1、下列哪些果实的生长呈双s型曲线
    a、樱桃
    b、苹果
    c、桃
    d、杏

2、下列哪些果实的生长呈单s型曲线
    a、柑橘
    b、草莓
    c、李
    d、香蕉

3、下列哪些果实的生长呈三s型曲线
    a、柑橘
    b、草莓
    c、猕猴桃
    d、中国醋栗

4、果实的香味物质主要是酯类,包括脂肪族酯和芳香族酯,还有一些特殊的醛类、酮类。

9.2.3 植物的衰老(b)随堂测验

1、下列属于相继衰老类型的植物有
    a、香樟
    b、梧桐
    c、杜英
    d、红枫

2、一稔植物是一次结实植物,一生只开花结实一次,而后整株植物衰老与死亡。

3、落叶树木属于同步衰老类型。

9.2.4 植物的脱落(b)随堂测验

1、远基端iaa浓度高,就不易形成离层。

2、近基端iaa浓度高于远基端,则加速离层的形成和器官脱落。

3、器官的脱落与基部离层的形成有关。

第10讲 适应与抵抗共存的智慧——植物的抗逆生理

10.1 植物抗性的概念、类型与意义(a、b)随堂测验

1、逆境(环境胁迫)是指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利或者有害的环境因素。

2、研究植物在不良环境下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忍耐或抗性称为逆境生理。

3、人类耐逆避逆同用,多用避逆;植物耐逆避逆同用,多用耐逆。

4、植物对积水或土壤过湿的适应力和抵抗力称植物的抗涝性。

5、植物对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称为抗盐性。

6、植物的抗逆性包括 、 。

10.2 植物抗逆的生理基础与抗逆机理(b)随堂测验

1、提高植物的抗寒性的措施有
    a、抗寒锻炼
    b、筛选抗寒品种
    c、改变田间小气候
    d、一些栽培措施多施磷肥和钾肥、施用aba等

2、抗旱锻炼的措施有
    a、蹲苗
    b、双芽法催芽
    c、多施氮肥
    d、夜露

3、逆境条件下,脱落酸和乙烯增加;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

4、脱落酸是一种逆境激素或胁迫激素。

5、膜脂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不饱和度就越大,固化温度越低,抗冷性越强。

6、据推算水生植物的胞间隙约占地上部总体积的70%,而陆生植物胞间隙体积只占20%。

10.3 怎样利用植物与环境互作知识为人类生活服务?(a、b)随堂测验

1、冬季草种与春季草种混播,可种植出四季常青草坪。

2、“海洲香薷”可用于指示铜矿。

3、植物可起到绿色吸尘器作用,可消减霾。

4、林带可吸收噪声20%-26%,降低强度20-25分贝。

网站地图